寻一路幽径,探过八月的阳光,树荫葳蕤茂盛,为大地披上一袭盛装,盎然的绿意将处于高尧怀抱内的梦碧染。
假期伊始,连日阴雨绵绵,情绪也如绵愁的天气这般,久难放晴。夜半时分,窗外的雨滴淅淅沥沥,砸在硬化的建筑上,发出滴滴哒哒的声音。这份独属于夏日的闷热,将浓重浑浊的气息挤入胸腔,压抑难出。站在窗边,低头俯视着这高楼大厦,除去匆匆忙忙的行人外,竟然感受不到生命的气息,满是清冷。
听闻一句话,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不知为何,自己时常会有不符合年龄的感伤,独处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放假归家,我清晰地认识到,我回的只是家,而非故乡。在人们普遍的认知中,家与故乡仿佛就如同水与鱼,难以分离。但是在我这里,家是家,乡是乡。父母在的处所为家,而那处让你梦萦千遍的场所才为乡。对于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我始终包含着深情。长枕思乡梦,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乡愁情结不因游子的年龄尚轻而减弱半分,而它也将永不老去。
故乡携着玫瑰色的回忆缓缓走来,向我张开怀抱。踏着那路幽径,踩着八月的阳光,返程沧州,心心念念的故乡再次出在我的眼前。停下车,我抚摸着那块刻着高尧———故乡名谓的石碑,家有状,墓有铭,神道有碑。于我而言,那块石碑,确确实实是指引我归乡的里程碑。
三月清明,有鱼提灯;溯归故里,远不可寻。八月桂季,昔之缥缈,今可追矣。迎着微风,走在曾经最熟悉、最温暖的小陌上,儿时嬉戏玩闹的地方,如今已变成一个阔大的广场,更有许多像当初我一般大小的儿童在上面延续着十岁光阴前的大笑。恍惚间,故乡的清笛吹响,寻觅着桂花的香味,在日光下打马扬鞭,小桥仍在,流水依然,只是早已不是埋在心里的那一座,那一湾!岁月消无声息中把记忆里的画面改变。
桂花香味溢出回忆,那种来自自然花的芬芳,是现代科技,无论如何对花朵中的精华作出专研提炼,也难以办到的。曾经有一个女生,向全班展示她新得到的桂花香水,她扬手喷洒,夹杂着刺鼻的工业香精,浓郁的气味在班级中蔓延开来,胃部抽搐,感到一阵不适。不像现在,空气中熟悉的花香让人莫名的心安,我无法用恰到好处的词汇去形容和描述如此纯真而自然,浓稠又恰到好处的淡香。同为“香”,却有千种风情,万般风采。我仍然是还想强调一遍,我是无法用这种恰到好处的词汇去描述和形容这种芬芳的,太过刻意的去描述,反而显得有些苍白,读来只觉得空旷,失去了其中的韵味。如此良辰如此景,此心安处是吾乡,可谓此也吧。
村口的几棵大树,依旧苍翠挺拔,耸入云天,犹如一座历史地标,与来访者诉说着沧桑往事。溯归故里,心之念念。最后借用季老先生的一句话结尾吧,思乡之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心从向故里,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