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闲潭梦落花”,张若虚诗人的梦境伴着昨夜的瓢泼大雨,穿越时空,洒入我的梦中。只不过,诗的下一句是饱含游子淡淡忧伤的“可怜春半不还家”,而我梦醒之后,是身处家中,行唐。
太行山东麓浅山丘陵区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行唐这座小城,见过我儿时啼哭的模样,少时努力的模样,陪我不紧不慢地按时长大。它无声地伫立着,却成了我魂牵梦萦之所。
远在他乡的客行人总是思归,归来之后便容易安于一隅。
天不够透彻地亮了,钟表显示五点半了,想来我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好好看看这座小城的清晨了。
地面还是湿漉漉的,一片儿两片儿的积水映着道路两旁的树木、房屋。走到坝上,颖水河也是刚睡醒的样子,平静慵懒地流淌着,河水不同于夜晚那样黑沉沉的,而是透人心脾的翡绿。转过头,迎面遇上高大的住宅楼后散射出的几缕阳光,洒在脸上,温而不燥。定睛一看,路面上的石子不知何时都已化成了一个个小蜗牛,躲避着路人错乱的脚步。终于,那个熟悉的场景又从几年前的记忆中走了出来———是早市。这座小城的早市真真是充满着人间烟火气。远远地,一位农民大伯剥开几根外皮嫩绿的玉米,向路人展示着鹅黄的玉米粒,那不仅是在卖玉米,更是对自己劳动的肯定。再往前走,梅豆角、洋丝瓜、秋葵……许多菜店里买不到的蔬菜,早市都有,绿色又便宜。
“大伯,您这黄瓜怎么卖呀?”“一块五一斤,来之前刚摘的,新鲜的很。”这些黄瓜个头很大,水儿也很足,我忍不住拿了好多根,大伯热情地给我撑着袋子,我不停地夸赞着这些黄瓜,大伯便乐开了花。正当我掏手机准备扫码时,大伯连忙说道:“闺女,我这没有码,来,你来这儿。”说着便把我带到了一个别家的摊位处,我扫完码,和大伯道了别,边走边感叹农民的质朴、善良,邻里之间的真诚、信任。
也许在生活中,总会有人告诉你这个世界并不如你想象般美好,但每当亲眼看到这些美好,我都会更加坚信更多美好的存在。
我在早市上逛得起兴,菜品挂满了七根手指,满载而归。
回家路上已经近七点钟了,街道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匆匆地,各自奔赴自己一天的旅程。
我的一天也要开始了,从感受这座小城清晨的脱俗与早市烟火气开始。
我的今天即将结束了,我更加确定生活中的小确幸需要以勤劳来兑换。
家乡,一个触碰万千心灵的词汇,总能给予我们独特的力量,让我们不惧斜风冷雨,踏上归途。愿从此故乡于我们,不只有冬夏,还有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