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新年送福 暖人暖己

2022-03-01     浏览(149)     (0)



受新冠疫情影响, 很多人都选择就地过年。 亲人不能如愿归家,对于那些在家翘首以盼的人来说无疑是失落之事。 春节期间,艺术设计学院曹雯洁与潘佳颖两位同学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新年“艺”象活动,给邻里街坊送去了她们亲手书写的“福”字。

上学期期末,艺术设计学院的老师们给学院学子们每人送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一个“福”字,祝福同学们来年学业顺利、人生美满幸福。 这一份小小的心意触动到了曹雯洁与潘佳颖同学,在学院发布寒假新年“艺”象的志愿活动后,她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艺”祝福这个主题,希望用自己小小的举动在寒冬中给身边人送上一丝温暖。

送入人心的“福”

在南京市,潘佳颖来到自己高中居住地旁边的社区,这里老年人比较多,经过三年的朝夕相处,潘佳颖与这些颐养天年的老人们已经很熟络,“上下学时经常会碰见在院子里散步的爷爷奶奶,也经常会和他们打个招呼。 ”

寒假期间,潘佳颖带着写好的“福”字,走进了一些老人家,进一步了解了其中一些老人的生活。 “有个婆婆可能是因为太久没看到自己的孙女了,竟把我认成了她的孙女。 ”在交流中潘佳颖得知, 老婆婆的孙女正在外地上学,因为疫情的原因, 今年还不知道能否回得来。老婆婆对于孙女的思念, 潘佳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于是潘佳颖决定多陪陪这个老婆婆,帮她打扫了卫生,也与她一起贴好了“福”字,把期盼亲人回家团圆的心情寄托在了“福”字之中,静静等待着思念之人的归来。 潘佳颖也给社区里的一些个体商户送去了 “福”字。 临近春节, 正是游子最怀乡的时候,他们中的大部分也是积极响应“就地过年”的行动者。 拜访过程中,一些外地商户正在通过视频与家乡的亲人联系,看到潘佳颖送来了“福”字,他们也真诚地邀请她落座吃饭,共享春节福气,“看见他们收到福字时的笑脸,我所有的工作也就值得了。 ”

遍布乡村的“福”

在南通市,曹雯洁同学选在了除夕当天下午给同村的老人们送去“福”字。 “在我们那,‘福’字得除夕下午贴,人们会虔诚地贴上‘福’字,以期待来年福至福来。 ”曹雯洁从小在村子里长大,平时就经常帮助村里的老人们解决问题,村里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善良可爱的小丫头。 在送“福”字的过程中,每一户人都很热情地邀请曹雯洁同学到家里坐着聊聊天,喝一口茶水休息一会再离开。 一些提前知悉了消息的老人家,甚至早早地就站在门口等着曹雯洁同学的到来。 当他们看见曹雯洁时,会说“福到了,福到了,今年会是个有福气的年”。 “我希望我的‘福’字能够给村里的老人带来一些新年仪式感,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过年气息。 ”曹雯洁说,最终她所写的福字遍布村中的各个角落,写在火红纸上的“福”字,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许多生气,让路过的行人们一眼就见到福至各家。

张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