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106”艇大副蒋季善之子蒋宁提供的海员训练班篮球队照片,(前:右2蒋季善、右1林树伟)之后,卓东明提供了一张吴淞商船专科学校46级同学的合影,从照片背景建筑,确定了拍摄地址在上海东长治路505号。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39迁至重庆,1946 年,迁回上海东长治路505号复校,46级是复校后的首届。解放前夕,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航运处长于眉任校长。1953年,北迁大连,该址改为预备海员训练班办学地。
[对话]
徐震中(“鸿章"轮联络员徐择言之子):
这是吴淞商船专科学校46级航海B班的同学合影!我只认出:第1排:袁明钊(左4)、贝汉廷(左5)? ;第2排:徐择言(左4);第4排:黄志文(左3)?马煜(左5)。
卓东明(“永灏”轮联络员):
3排右2程琳荪。
笔者:
46级还有金振远、吴章寿。
徐震中(“鸿章"轮联络员徐择言之子):
经我查:吴章寿,是46级轮机;金振远,在人民交通出版社时,我印象中曾来到我家!
滕增荣(“海玄” 轮业务主任滕兆仁之子) :
46级合影中前排右一是朱希正,上海海运学校书记,黄志文是海运学校教务科长。朱希正和我们是邻居。
林仲文(“鸿章”轮二副林树伟之子) :
上海东长治路505号属于虹口区,在北外滩,现在是上海海员医院(1955年创办)。该址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上面照片中的大楼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家父在中波公司海训班(笔者注:从中波海运公司下船后,参加预备海员训练班学习)的时间为1954年4月至55年2月。
笔者:
我查阅档案显示,上海 预备海员训练班归属上海海运局。
徐震中(“鸿章”轮联络员徐择言之子):
该建筑曾称:雷仕德工学院……
卓东明(“永灏”轮联络员) :
我昨天翻阅老资料,看到一篇与海训班有关的事。
我们1950年从吴淞商船专科毕业后,校长于眉动员部分学生中的党团员,为建立船舶政工制度改行当船舶政工人员(联络员、军代表,后改为政委)。我们先在招商局政治训练班学习,在1950年底调了10余人到南京海员训练班任干事(工作人员)。-位老校友写过一篇回忆文章, 列出他的名字。可能个别尚健在的。
徐震中(“鸿章”轮联络员徐择言之子):
因为任联络员中,有8位是原“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的同学,其中46级驾驶13人:马煜(江苏靖江)1徐择言(江苏海门)1袁明钊(江苏南通) ; 46级轮机/4人:黄元信(江苏海门)/浦宝康(江苏无锡) 1张炳华(江苏泰州) /程小川(浙江衢州) ;47年轮机/1人:卓东明(广东斗门)。另3人是部队上的:李明川/曹振鹄1牟玉乐!
卓东明(“永灏”轮联络员) :
前天电话中谈及我的一位在上海吴凇商船的同班同学王俭,他是位地下党员比我大四岁。1951 年初安排在南京海训班工作,是位中层干部,后任过海训班副主任。2016年2月我在南京上他家探望他,当时91岁如健在今年96岁。家住南京中山东路延龄巷蔡家花园X号X室电话X。可以试试,如健在是海训班的老领导。
你们记得广州往9楼的吳昌世老先生吗?.上月底突然去世了,据医院告是胰腺毛病,还有广州一位83岁的老同事去蛇口探亲,跌了一跤,送到医院就走了。
同学让我留下来当干事,我也想留下,但是据说董代表(海运局长)就不同意,说已有安排。所以一-直有情感。
徐震中(“鸿章”轮联络员徐择言之子):
1950年4月21日,李明川牟玉乐、程小川、黄元信、曹正鹄、马煜、袁明钊、徐择言、浦宝康、张炳华等10人登上火车,与第一批起义海员返沪观光团离沪南下了。这10个青年中,有3位共产党员,即牟玉乐、李明川、袁明钊,其余7名是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
袁明钊不仅会航海驾驶,会说上海话,而且懂英语,被派到“海厦”轮任联络员。徐择言到“鸿章”轮,李明川到“教仁”轮,牟玉乐到“登禹”轮,马煜到“成功”轮,程小川到“林森”轮,黄元信到“蔡锷”轮,张炳华到“邓铿”轮,曹正鹄到“海汉”轮,浦宝康到“海康”轮。
董华民很忙,联络员的工作基本上由杨再新负责联系。杨再新既是董华民的助手,又兼停泊码头的中“106"艇、“民 302”轮、“民 312”轮的联络员。①
卓东明(“永灏”轮联络员) :
1950年9月至年底,招商局军管会举办的政治训练班,主要由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和交通大学航管系的同学参加。
当时一些党员,记得有王俭、傅振邦、陈达(声明)、陈祖慰……和大量团员,记得有轮机系的冯冠业、卓东明、陈克(瑞卿)、徐勻(云龙)、李玉瑜、黄宇儁……航海系的查泓(士侠)、张一诺(治华)以及46年入学的程琳荪、金振远、吴章寿等同学响应号召参加了政训班。参加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航管系的同学张奇、谢刚、陈良淦、王同淳、王用光、楼章虎、张华元等。
9月1日政训班在黄渡路开学。学习结束后,卓东明、张奇被派随上海招商局邓寅冬到广州,卓东明被派往在香港刚刚起义的“永灏”轮任联络员。
王俭、查泓、徐勻、陈克、王同淳、张华元、冯冠业、陈琳荪、陈良淦、楼章虎10人被派往南京交通部海员训练班工作。
之后,徐勻、陈克、王同淳、张华元被派往苏联学习有关航海、航运及船舶工业的技术,学习结束回国后,徐勻、陈克到了六机部科研机构作了专家,王同淳到交通科学研究院作科研工作,张华元则到大连海运学院和上海海运学院任教。
王俭、查泓一直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②
笔者:
我在学校档案室找到一份资料,显示与徐匀一同前往苏联学习的,还有当时的董华民助手杨再新。
林仲文(“鸿章”轮二副林树伟之子) :
他去过苏联学习,好像后來怀疑他或定他为苏联特务。听蒋季善、费新安和我爸-起聊天时谈起:他曾逃脫(当然之后又被抓捕),来南京向我爸借钱。
起义三十五周年纪念时,我父亲见到他,他已经平反了,否则不会邀请他去。我父亲回來说他的样子很惨,很多牙齿都沒了,似乎說话的能力都减退的很厉害。
海训班之后好像他去了长航。
①《招商局起义》
②《淞水潆洄海涛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