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断舍离,不仅仅是处理物品时的原则,也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无法跳跃的必答题。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得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让我们的生活多一分坦然,多一分恬淡。
小时候,我很喜欢那些包装精美的盒子,买回来的东西总是会把包装纸盒留好,舍不得扔掉。后来收集的纸盒实在是太多了,堆叠在一起却失去了美感,成了“漂亮的垃圾”。我盯着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盒子,纠结了许久,把其中大部分投进了废品回收箱,只留下我最喜欢的两个。当我做完这一切,整洁的桌面与这两个包装盒相得益彰。一瞬间,我仿佛领悟到了断舍离的意义。有些时候,少就是多。收拾东西是这样,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日渐除去不必要的部分,去芜存菁方能明心见性。
完美是我们每个人都想一直追求的目标,很多时候这也是种动力,它让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去丰满我们的羽毛。但如果我们不够了解自身,看到别人弹钢琴就跟着去学习,看到别人擅长英语就也跟着学习……从表面上看我们掌握的的确不少,但往往是面面俱到、样样皆松。因此,做好人生的断舍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完善自身,也有助于我们更高效的利用时间,发扬我所擅长的,规避我所拙于的,做好人生的加减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必太看重身边一丝一毫的得失,让自己轻装上阵。就像有点偏科的学生,他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把大多数时间用在复习自己擅长的科目上,这就是做了一次复习上的“断舍离”。因为在短期内想要提高原本就不熟悉领域,难度远远大于提高本就感兴趣的知识。虽然这种方式对于知识的掌握来说并不提倡,但想要短时间内提高成绩,仍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断舍离这三个字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指令,更像是一次次的选择,一次次的思考,而这背后则是需要我们对自身有足够的了解。随波逐流的生活虽然安逸,但却失去了生活本真的快乐。正视自己,敢于舍弃,我们将会收获一个崭新的自我。
得与失本就是相对的,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它。在生活的快节奏下,很多人只喜欢拥有而不愿意失去。他们靠着大量堆积的物品、金钱、荣誉来获得生活上的安全感,却不懂得“舍得”的快乐。但当你尝试过把自己看过的书捐给需要的孩子们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遭遇不幸的家庭时,你会发现这个社会处处充满温情,而我们自身也会被温情所环绕。这种心灵上的慰藉是任何物质给予不了我们的,它需要我们自己去探寻,去领悟,自己去思考我们人生的每一次“断舍离”。
做好人生的加减法,掸去我们前行道路上不需要的“装饰”,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张佳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