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绿棉红花不断,一江春月是昆明。”春天,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故乡的春城昆明亦是如此。
坐上 205 路公交车,前往“城中美玉”——翠湖公园,看山,看水,看海鸥。翠湖的1月花枝招展,不像宝石花路依旧寒风凛冽。氤氲的空气夹杂着清甜的花香从毛孔渗入到每一个细胞,抚平那接踵擦肩的人流引起的躁意,让人心中顿时分外惬意。
驻足湖边,向前望去,水,泛着光,粼粼然,成群的红嘴鸥占据了半碧湖水。停留于此的红嘴鸥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展现出极大的热情,欢聚在人们旁,亲昵的姿态惹人心生欢喜。流线型的翅尖掠过湖面,荡起一个个小漩涡,在我看来,它们是在欢庆远方学子的归来。
绿树环抱之中,矗立在滇池边的是大观楼。踏入大观楼,只见木荫灵秀,我瞥见了含苞的梨花里隐约外泻的春光。亭台楼阁间,正逢老人们唱歌奏乐,岁月的沧桑没有泯灭他们热爱生活的心,茶桌上闲谈的他们那么鹤发童颜。其乐融融的欢声让同行的朋友不禁感慨:
“若他日可选一地颐养天年,那必定是大观楼。”至于那门两侧的一百八十字长联,写的是汉、唐、宋期间的历史故事,倒也确实开了眼界,但若要细细品析,也难以说出个所以然了。
怀沐春之心,徒步走在斗南花卉市场,戴上鲜花编制的花环,感受冬日里的奇花斗艳。伴水车留影,市井如潮的官渡古镇含着悠悠古韵,随错落有致的人字屋顶一道,铺满视线。这是冬的季节,却是属于春的世界。登临西山,满眼郁郁葱葱,青青竹林,漫山遍野,绿色苍劲得没有半点儿冬的气息。
除了四季如春,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昆明的一抹亮色。西山华亭山上的华亭寺高大宏伟,气象庄严,让人心生肃敬。云南民族村,把云南的 26 个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都装在一起。生性好奇的我,自然在每个村寨里留下了身影,品尝了各民族风味小吃,倾听了古老的民族歌曲……
人们都说,昆明的天,湛蓝清澈;昆明的景,山水环绕;昆明的人,热情好客;昆明的冬,迎接春光。
而春城一说,仅一“春”字,就道尽了昆明的绝妙韵味,更赋予了整座城市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