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实践进路

2021-10-22     浏览(117)     (0)

本文介绍了创平台高校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方法,包括建设彰显社会主义文化的校园环境、青年热爱的中国特色话语环境、亲和创新的网络环境、书香气息的寝室生活环境和家校高效沟通的协同育人环境,以提高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效果。

(上接二版)

(四)创平台高校需要让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网络平台高高升起, 掌握网络文化育人主导权, 校园媒体要抓住青年学生的心, 找到切入点, 通过各具特色的平台,在传播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传播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七、 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

多年来, 我国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缺乏对大学生心理需求和人文关怀的关注,而大学生的情感归属恰恰是决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效果的关键。

(一) 建设彰显社会主义文化的校园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不能只重视教学、 科研, 更要为学生的德育、 美育以及劳动教育提供充满社会主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经典艺术和传统美德的育人优势, 吸引学生参与传承、 弘扬、 创造。

(二) 建设青年热爱的中国特色话语环境

文化都以符号形式存在, 辛丑牛年河南卫视春晚的 “唐宫夜宴” 节目就给出了这样一种符号,得到青年人广泛热议和好评。惊艳了全球网友的水下国风舞蹈 《洛神水赋》(又名 《祈》)展现出了中华大地的文化底蕴。高校应建设这样有中国特色的真诚、 智慧、 坚韧、 温暖的符号和实实在在的中国特色话语表达方式。

(三) 建设亲和创新的网络环境被粉丝亲切称为 “B 站” 的 “哔哩哔哩” 平台在年轻人中间广受欢迎, 平台上以舞蹈、音乐以及汉服等为代表的“国风” 内容增长迅速, 年轻人已经接过传统文化传承复兴的接力棒, 而 “学习强国” 推出 “强国 B 站” 是令人振奋的成

功案例, 传统文化正在网络上焕发全新的生命力。

(四) 建设书香气息的寝室生活环境大学生的寝室书香弥漫, 充满文化气息, 能够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约束和引领的积极作用, 达到以大学生生活世界的外部建设促进学生内化提升。

(五) 建设家校高效沟通的协同育人环境

“百善孝为先” , 中国人重视 “家” 文化, 高校的育人工作与传统 “家文化” 的融合, 形成教育合力有助于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