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 辽宁工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当中, 深刻感悟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果, 汇聚青春力量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我校力学与工程学院力学筑梦实践团经过近半个月的前期策划筹备,于 7 月 15 日出发前往阜蒙县福兴地镇, 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以支援乡村教育、 拓展素质教育为主要任务, 通过学业辅导、 党史宣讲、民情调研、 素质拓展、 科学实验、 参观交流、 观红色电影和文艺汇演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走基层 访民情
7 月 15 日下午四时许, 实践团队一行来到福兴地镇。 在镇工作人员的介绍下, 实践队员们了解了福兴地镇的种植业、 设施农业、 养殖业、 工矿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等基本情况。随后, 对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 当地的教育发展及地区脱贫攻坚成果等相关情况展开走访调研。与此同时, 实践队员们积极为居民们普及国家帮扶政策, 并对调研的结果进行记录整理。
支教助学 奉献爱心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在福兴地镇, 实践队员秉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的宗旨, 面向当地的中小学生, 展开支教助学活动。实践队员们共分成 5 个小组, 围绕语文、 数学、物理等文化课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答疑, 引导孩子们思考学习的意义,教会孩子们如何去学习, 让孩子们在书本中开拓眼界, 在实际操作中锻炼能力。初中三年级的顾海钰同学说: “和这些哥哥姐姐们在一起学习真的太幸福了, 我明白了好多之前不会的题目, 太开心了! ” 实践队员与孩子们每天同学习、 共成长、 齐奋进, 从开始的陌生到熟悉,关系也越来越亲密、融洽。
除此之外, 实践成员们还安排了科学实验课和有趣的素质拓展游戏, 让孩子们在欢乐的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孩子们所表现出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让实践成员们深深感受到支教不仅是一种爱心的传承, 更是责任的体现。
加强合作 同建基地
为进一步加强校地社会实践合作,共同促进福兴地镇的文化建设与发展,7 月 18 日, 力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周云鹏、 福兴地镇党委书记李玉刚等与当地居民共同参加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上, 实践团队围绕回顾百年党史、 重温建党初心、 总结各项成就、感悟时代进步、 建设美丽乡村, 开启全新征程六个方面开展主题宣讲,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所经历的重重磨难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从切身体会出发, 感受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果。周云鹏老师对实践队员们的付出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希望队员们能够聚焦时代热点、 突出实践育人成效, 成己达人, 共同进步。授牌仪式结束后, 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共同参观了华能阜北风电场。
齐观影 共联欢
每天晚上, 实践队员们都会与福兴地镇居民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共同观看红色主题影视作品, 通过优秀的作品引导大家深入了解党的历史, 激励大家树立高尚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
7 月 22 日, 实践队员们和孩子们共同编排节目, 在实践基地举行了文艺汇演。孩子们在舞台上充分展示自我, 通过舞蹈、 合唱、 相声等多种形式的表演展现他们爱祖国、 爱家乡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整场汇演有声有色, 现场气氛活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进基层, 走进群众,在实践中受教育、 长才干、 作贡献, 以实际行动把爱国情、 强国志、 报国行融入新时代逐梦新征程。
7 月 19 日, 我校土木工程学院 “光未砼行” 筑梦支教团一行 26 人, 在指导老师包宇洋的带领和全程指导下, 走进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旧庙镇海力板村, 展开为期 7 天的 “青春献党, 薪火逐光” 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积极利用所学知识送教下乡, 为乡村基础教育贡献青春力量。
缤纷课堂 散发智慧光芒
为了助力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 支教团成员们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系列基础课程辅导和土木工程结构特色课堂等, 旨在帮助孩子们立足基础学习的同时拓展视野,提升学习兴趣。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与对知识的渴望, 让支教团成员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支教不仅仅是教授知识, 更多的是让孩子们明白学习的意义和关爱孩子们的心灵。三尺讲台, 粉笔勾勒, 点亮的是一个孩子的光明未来。
同时为了鼓励孩子们多读书、 读好书、 爱读书, 支教团成员们组织筹划了“甲老师爱心书屋” 图书捐赠活动, 累计为孩子们捐赠 70 余本适龄书籍及课程所需的学习用品。
追溯红色记忆
阜新市旧庙镇是阜新蒙民大队的发源地。7 月 20 日一早, 支教团全体成员跟随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前往旧庙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活动围绕了解旧庙镇红色历史、 聆听老兵故事、感悟红色精神、宣读入党誓词四个部分进行。在参观过程中, 支教团成员们重温了那段不平凡的岁月,充分了解了革命斗争的残酷和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对革命先烈的赤胆忠心和老一辈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肃然起敬, 切实体会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场全体共产党员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
7 月 22 日上午, 支教团组成慰问小组探访旧庙镇的老党员, 通过一对一交流和学习, 深度挖掘和记录基层优秀共产党员走过的历史足迹和光辉事迹。当老同志们回想自己当年的峥嵘岁月, 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一位老同志说到: “光荣在党 50 年是荣誉更是激励,作为一名老党员,自己将以此为动力, 做到退休不褪色、 永远跟党走, 既为一域争光, 更为全局添彩” 。
红色课堂 传承红色基因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 支教团组织开设了红色课堂。支教团成员们带领孩子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汲取智慧和力量。他们讲述红军长征精神和长征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红色课堂旨在增强青少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将红色基因厚植于理想信念中, 在幼小的心灵里播种红色种子。
与爱相伴 携手联欢
在实践活动即将结束之际, 支教团成员们与孩子们共同编排策划, 举办了属于他们的文艺汇演。尽显民风的秧歌秀、 慷慨激昂的宣讲、 清脆嘹亮的歌声、青春活力的舞蹈、惹人捧腹的小品, 整场演出所有演员们都精神饱满、 热情投入。而对于支教团成员来说, 这个炎炎夏日注定会成为他们一生经历中难忘的回忆。
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燃烧自己, 照亮他人, 这是学校太阳石精神的体现, 更是新时代青年人应有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