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领大家逛逛三千年来的文化市场”

——略记徐超先生吉语瑞图瓦当拓片特展及与学生对话

作者:思宁    
2021-11-10     浏览(169)     (0)



  前不久,笔者在知新楼欣赏了一场古典文化盛宴,即唐仲英爱心社“对话艺术家”文化沙龙的开篇之作——吉语瑞图瓦当拓片特展以及收藏者徐超先生与国际教育学院王晓燕老师和学生的对话。
  来到位于24楼的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我们眼界大开。这里囊括了书法、绘画、陶瓷、建筑、园林、音乐、戏剧等各种中国元素,很多学生正兴致勃勃地在老师指导下学做拓片。刚刚揭下来的宣纸还未干,大家便开心地举着自己的作品,跟随王老师来到吉语瑞图瓦当拓片展室。为庆祝山大百廿华诞,徐超先生将自己收藏多年的共120幅秦汉瓦当拓片奉献展示。一幅幅拓片画面细致精美,文辞典雅吉祥,引起大家极大兴趣。王老师不断解读引导:“这是‘天下安乐’,篆体笔画瘦劲,瓦文体现了汉人渴望世事和平、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这是‘永受嘉福’,字体为鸟虫篆书,线条盘曲蜿蜒华美绝伦。”……方寸之间的万千气象,令同学们发出阵阵惊叹。
  我们了解到,烧制在瓦当上的吉语颂词、祥瑞图案、图像是我国古代祝福文化的特别样式,也是汉代书法艺术的一种特别样式,是先民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的艺术性表述。经典吉语瓦当集中在西汉时期,拓片是把原物上的文字或图像通过捶拓技术打造的艺术品。这种利用宣纸、墨色和捶拓的二度创作,在原物文字或图像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艺术元素,比原物更具观赏性和艺术魅力。
  长期从事文字音韵训诂、书法与书法文化研究的徐超先生,为何会收藏这么多瓦当拓片,并开了这样一个堪称生僻的展览?王老师的问题,正是同学们心中的疑问。“因为太好玩了”,徐先生轻松地说。在这位古文字书法学家的眼中,“一百个瓦当拓片就是一百件书法小品,有些也是篆刻作品”,拓片上的每一点痕迹、每一丝线条,甚至纹路的深浅,结构的疏密,都值得细细品咂,回味无穷。徐先生一向追求美的东西,书法、篆刻、绘画、装饰无不涉猎。他研究文字学时深刻体会到:造字是中国先民智慧的渊薮,一切智慧在造字里都能得到充分体现。文字美在形体,美在结构,更是美在文化,美在智慧。甲骨卜辞、青铜铭文,无不蕴藏着先民无穷的智慧,无穷的美。而像汉代那样大数量高质量的瓦当,再没有第二个朝代第二个国家有,在中国也仅限于特定时代。汉代的文字瓦当是汉代书法张扬个性的缩影,是各方文化融合的表现。
  不仅如此,透过生活中的这些“小物件”,徐先生看到了“物”背后的“人”。“秦砖汉瓦的碎片,折射了当时的社会。”他看到了先民是如何创造物质美、精神美、生活美。徐先生说,欣赏之余,更可以从中学到先民的智慧,学到先民创造美的力量。先生风趣地形容自己是“领大家逛逛三千年来的文化市场”,看看其中有什么奥妙,引起台下同学欢快的笑声。
  徐先生回忆起两年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的顾问,他曾接待过来校考察的两位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恰好当时我手上拿着一块战国瓦当,一块西汉瓦当”,便向客人详细讲解;客人略略领悟后立即“两眼放光”,大有“顶礼膜拜”之势。当时阿德莱德大学正与二十几所中国大学商谈合作项目,本来计划中没有山大,而此番“市场”考察后,他们当晚便修改了计划,将山大列入其中。前年,全美60个高校校长访问山大,在不到两个小时的参观中,客人们通过观赏实物,切身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我把宝贝背在肩上走街串巷,腿跑细了,也不如60个大学校长的传播力量啊。”先生对此很是得意。
  徐先生认为:“在祖国的各领域各角落,都有灿烂的文化。”在这个光影闪烁的时代,他走着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在传统文化的源头探索寻觅,沉醉其中乐而忘返。徐先生近几年先后出版了《对联艺术》《宋诗集泉》《崧高维岳——蒋维崧和他的书法篆刻艺术》等弘扬古典文化的经典作品。今年校庆期间,徐先生又陆续出版了《大美汉字》《纸上瓣香——山东大学百廿校庆纪念花笺》《介尔景福》,他的《古汉字通解500例》也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在对话过程中,他还简单介绍了他的新作《四杯水——四题通百科,一“文”化天下》,他说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海里舀了四缸水,从四缸里提炼出四桶,又从四桶中舀出四杯,请同学们尝尝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题目叫“四杯水”,实际上涉及百科知识,所以副标题是“四题通百科”,而百科的灵魂则是文化。他想看看先民们是怎么把一个“文”字“化”到每个物件里,“化”到每个生活细节里的,今天的拓片展不过是“其中一杯水里的一个核儿”。徐先生的话不时引来同学们会心一笑。在笔者看来,先生的每一册书都是一个深邃的泉池,闪着晶莹的智慧之光,但他却说不过是“杯水”而已。
  学生们被徐先生风趣幽默的语言深深吸引,随着先生的讲述不断迸出思维的火花。当先生问学生:学习艺术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学生答:艺术是精神食粮,可以填饱灵魂;艺术可以丰富生活,使生活充满乐趣……他补充说,艺术可以装点人类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提高人的气质修养,更好地理解生命;艺术还是跟世界不同民族沟通的桥梁。但是,艺术还有一个伟大的作用,就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马克思认为想象力是人类发展的最伟大的天赋,而艺术家最具备这样的天赋,艺术欣赏也同样需要这样的天赋。徐先生对同学们说:“我希望我们一起去发现美,挖掘美,创造美,传播美,将美的文辞,美的思想,美的艺术,与世界人民分享,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