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 - 《河南大学报》
品味中国文化交流教学理念
———访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维克多教授
作者:宋腾飞 陈晓丽 丹 李 □学生记者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维克多专程来参加河南大学举办的数字化时代出版学高层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他对河南大学及开封这座城市赞不绝口,对中国年轻人的活力与朝气非常钦佩,期待促进河南大学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的友好合作关系。
11月5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的维克多教授专程从莫斯科飞到开封,参加在我校举办的数字化时代出版学高层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张举玺教授的帮助下,我们采访了维克多教授。
三临开封:这是一座“古老而沉睡”的城市维克多教授担任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从事新闻理论与实务研究多年,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在俄罗斯新闻界享有很高威望。
维克多曾于2004年11月和2006年11月两次率领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代表团访问河南大学。“Too,many,people”是开封留给他的第一印象。
维克多喜欢吃中餐,他是莫斯科许多中餐馆的常客。然而,即使本国的中餐馆味道再美,他依然认为“吃中餐应该到中国”。他喜欢的不只是美味,更是一种氛围。“坐在餐厅靠窗的位置,一边享用美味佳肴,一边欣赏菊花,观看廊上的雕梁画栋,暖洋洋的秋阳洒在身上,这是人间仙境。”维克多脸上洋溢着陶醉的微笑,犹如一位诗人。
维克多还是中国茶文化的热爱者,乌龙茶和龙井茶是他的最爱。采访间隙,张举玺教授为大家沏好了铁观音。维克多双手接过小巧的茶杯,在鼻翼下边轻轻一荡,仿佛香气随着呼吸进入肺部,随后浅浅地抿上一口,缓缓咽下。整个过程一看便是一位饮茶的熟手。维克多几年前开始接触绿茶,自此便放弃了饮用红茶。据他介绍,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整个新闻系的人都受他的影响而改饮绿茶。逢年过节碰到中国学生回国,维克多还“要求”学生为他带乌龙茶来。“古老、有趣,能看、能闻、能品,还有益健康!”这是他对中国茶的认识。
开封城墙灰蒙蒙的色调留给维克多的印象是“古老而沉睡”,但他口中的“古老而沉睡”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缓慢与停滞”。谈话中,他多次提到了河大操场上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飞速的轮滑鞋以及奔驰的汽车。他说:“这些都是现代化的标志。”维克多认为有年轻人的城市就是一座有活力的城市,现代化的大都市对学生而言并不一定就是件好事,从世界范围看,一流大学也并不一定都建在非常现代化的城市。这样看来,维克多似乎更愿意用“静水流深”来形容开封吧!
中国留学生学习很刻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是一所享有国际声誉的高等学府,素有“世界级政治家的摇篮”的美誉,也是俄罗斯最好的大学之一。说起友谊大学的办学方式,维克多脸上充满了专注与自豪的神情。作为一名老师,维克多更愿意与中国学生分享一些学习上的建议。
在他看来,新闻系学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是交流与沟通,新闻工作者应该是社会活动家,通过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与沟通,正确预测和把握时势发展动向,引导社会舆论。另外,还应有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宽广的眼界,应该懂文学、历史和其它人文社科类知识,例如哲学、心理学等。只有知识面足够宽广,才能在采访中消除隔阂,在写作中高屋建瓴,做到游刃有余。
除了这些基本素质之外,新闻系学生还应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闻院校要和新闻媒体加强联系,让学生走到媒体第一战线中去,把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1946年,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创办了新闻系,俄罗斯的新闻学专业教育才真正开始。俄罗斯非常注重对外国新闻教育经验的借鉴与吸收,这点在维克多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几乎每到一处参加会议或者作报告,维克多都会跟随工作人员参观各高校的媒体设施。正是这位有心人的促使,使得《河南大学报》飞到了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在友谊大学师生之间争相传看。
据维克多说,和俄国学生比起来,中国留学生学习更加刻苦。他们在学习国际新闻传播中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可以选择国际新闻传播方向,重点对比研究中俄间的国际新闻传播立场与异同。中国留学生的劣势是俄语功底有些薄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因此,维克多要求他的中国留学生们必须过语言关,时刻不能放松对俄语的学习,毕竟这是以后深入学习的基础。当然,他自己首先是一位精通俄语、英语“将军”。珍视文化的国家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来到河南大学之后,维克多发现,这里的学生比友谊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更加刻苦。给中国学生讲课的时候,他惊异于课堂异常活跃的气氛,提问的学生非常多,处处都展示出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说,年轻一代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人的勤奋刻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实为幸事。
亲眼见到中国经济的繁荣现状,维克多坦言与他从外国媒体上了解到的中国确实有一些差距。他尤为感动的是中国人对待自己文化的态度。他感叹到:“中国人对他们的文化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小心翼翼。我很喜欢中国人的这种态度,因为凡是对自己文化非常尊重的国家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只有你尊重自己的文化,才能让更多的人认同你的文化。中国古老文明的传承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也恰好印证了我的看法。”
采访中,维克多多次提到“年轻人”这个词,中国的年轻人在他眼中是充满活力、奋发向上的。年轻人、轮滑、汽车、茶、菊……从他赞许的眼光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钦佩,这使得我们更加坚信“中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采访结束时,维克多表示,希望通过发挥自己的桥梁作用,促成河南大学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的友好合作关系,他期待着第四次访问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