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鲁东大学 - 《鲁东大学校报》

自此,我们都是鲁大人

作者:孔相森    
2021-09-15     浏览(162)     (0)

作者分享了自己考入鲁东大学的故事,并回忆了姥姥在鲁大求学时的故事,感慨如今母校的变化,表示将继续保持勤恳学习态度,努力考研。

我的姥姥是鲁东大学71级化学系学员,2021年,我作为新生来到了鲁大,这是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相遇……

当录取通知书递交到我手中,我心潮澎湃且百感交集,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我和姥姥继初中、高中,现又成为了大学的校友,姥姥是七一级,我是二一级,相隔了半个世纪。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是鲁大人!

从记事起,我就知道了鲁东大学。姥姥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2011年姥姥参加了化学系毕业40年校庆活动后,感慨地说:“当年母校很小,只有几栋楼,校园里都是低矮的平房和土路,条件可比现在艰苦多了。”现在的校园高楼林立,碧树蓝天,好多个学院宽敞又漂亮,姥姥鼓励我努力考上鲁东大学,梦想的种子从此种下了。十年后,我如愿考上了鲁东大学,完成了我和姥姥共同的心愿。

虽然同为鲁大人,但我非常清楚我与当年的姥姥差距甚远。姥姥特别了不起,儿时的我就经常听姥姥讲起她年少求学和在鲁大的故事。以石板石笔为工具,饿着肚子也要学习。高三时遇到文革失去了高考的机会。回村后当了民办教师,后来层层筛选成为全镇唯一一位被推荐上了大学的人,她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天蒙蒙亮就在鲁东大学附近的世回尧村的石头窝子里背诵知识,思考问题。课后紧追着老师提问题,不敢懈怠。学习之余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帮助孤寡老人,在学校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姥姥成为教师,学识渊博,工作上一丝不苟,尽职尽责。这些品行的养成与在鲁大中的不断磨练密切相关。

鲁大浓郁的学习氛围令我向往,愿我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仍能保持50年前和姥姥一样的学习态度,并在大学生活中不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完成考研的目标。

姥姥,50年前,您在这里勤恳学习,终成人民教师,培养祖国未来的栋梁。50年后,我沿着您的足迹,在这里成就自我,开启人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