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榆林学院 - 《榆林学院报》

浅析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

作者:李飒飒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07-20     浏览(681)     (0)

在2021年2月20日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总书记讲到: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那为什么我们党在筚路蓝缕之下,在跌宕峰回之后还能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呢?其实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能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习总书记就曾说过,中国共产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

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我们党历史教训和经验所得。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次错误路线。

1921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处于中国社会极为动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党处在幼年时期,理论准备也不充分,斗争经验缺乏,一度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不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来运用理论,而是用现成的理论和外国经验来剪裁中国革命。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度出现了四次错误路线。

第一次是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共产党的创始人,党的书记,陈独秀的一生可以说是毁誉参半,前期的贡献会载入史册。但是大革命时期面对国民党背叛了革命,对国民党妥协退让,压制工农运动,放弃了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导致革命群众和共产党员在国民党的屠杀下损失惨重,仅仅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和革命群众就有31万多人,党的组织被破坏,党员数量锐减,革命陷入低潮。

由于对中国情况的复杂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再加上对国民党屠杀政策的仇恨和对陈独秀机会主义错误的愤怒,中国共产党内开始滋长一种“左”的急躁情绪,而且一次比一次“左”的厉害。

第二次是以瞿秋白为首的“左”倾盲动错误:1927年11月到1928年4月期间,革命已经陷入到了低潮,但是他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便不顾敌人的强大,命令少数党员和少数群众在全国组织毫无希望的地方起义,盲目要求在城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损失惨重。

第三次是以李立三为首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1930年6月到9月,在李立三主持工作时期,他更是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说“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要消灭敌人就应该去攻打大城市,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

第四次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从1931年1月持续到1935年1月。王明将“左”倾发挥到极致,政策上主张不给地主分田,给富农分坏田;革命路线上不联合民族资产阶级,搞关门主义。这就缩小了革命的阵营,统一战线工作也缩小了,不利于战胜强大敌人。革命道路上主张以城市为中心;军事斗争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还在党内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博古继续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最终直接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军事转移——长征。这次错误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全国其他地方的革命根据地都被国民党毁掉了,陕北成了唯一一块幸存的革命根据地,之后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

那么,为什么我们党的历史上会发生这些错误路线?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句话,处于幼年的我党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在革命年代,正确和错误思想路线的斗争,不只是理论之争,而是生命之争,是革命成败之争。以上的错误给我党的教训是极其惨痛而又深刻的。

长征胜利达到延安,有了一个安定的环境,再加上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们党肩负的民族使命更重,新的使命呼唤成熟的理论作为指导,而理论成熟的前提是要思想解放,实事求是。这就有必要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如何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有四个历史节点,分别是:

(一)《实践论》、《矛盾论》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实践论》阐明了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检验和深化的,指出:无论是右倾机会主义还是“左”倾冒险主义,都是把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了。

《矛盾论》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1938年10月14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当时的背景是抗战爆发了,王明1937年11月29日来到延安,王明回到国内,却推行右倾错误。他主张抗日期间要一切都服从国民党,放弃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后来证明王明的确是错误的,国民党1939年在五届五中全会上就成立了“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并在1941年制造了“皖南事变”。针对党内思想上的错误路线,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情况结合,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了。

(三)延安整风运动是全党的思想解放运动。

整风运动从1941年5月毛泽东做《改造我们的学习》到1945年4月召开的党的六届七中全会,时间持续近四年。

整风运动的内容就是“三反三整”,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毛泽东指出:

“我们党内的主观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他们都只是看到片面,没有看到全面。”教条主义脱离实际,空谈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死的教条,经验主义则是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缺乏理性知识和普遍的知识。那由于宗派主义是主观主义在组织上的表现,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在文风上的表现,本来就脱离了实际,所以文风表现就是大话空话套话。所以要彻底反对主观主义,还必须同时反对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这就是把思想上的问题连根和根须一起都拔掉了。所以说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的思想解放运动,彻底还深刻。

接着,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对以往的历史(1921年到1945年)作出了定论,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宣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右错误路线的死刑。

(四)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在全党确立了思想路线。

经过整风运动,全党上下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清晰的认识,便在中共七大上把实践证明正确的理论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就是实事求是,那么也相当于是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了。

那么,什么是实事求是呢?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就是我们要研究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规律。

也正是确定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有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才使得我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建国后,我们一度背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等,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后来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让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回到正轨。

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坚持和加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反之,党的事业蒙受损失。在今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中,习总书记强调到: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同时他又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遵循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所以在新时代,我们依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