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榆林学院 - 《榆林学院报》

建党百年有感

作者:白云 艺术学院    
2021-07-20     浏览(214)     (0)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我们走过最为黑的夜,听到过最为悲痛的呼喊、刮过最为狂怒的风、汹涌过最为悲愤的河流,这片土地曾经千疮百孔、风雨飘摇,受尽磨难,热爱她是每一位赤子最为质朴、真挚、热烈的深情,也是源于内心与生俱来的情感。我们与之血脉相连,无法分割,荣辱与共。

穿越滚滚历史烟云、历经风雨的洗礼,站在神州巨变的大地上,在普天同庆、九州齐贺,礼炮齐鸣,响彻云霄的重大而隆重的历史时刻,见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走过100年的艰苦奋斗的历程、光荣辉煌的历程,从无到有、从满目疮痍,山河破碎到百业兴旺,创造了中华民族最恢弘的史诗。我们每一位中国人为这一刻深感自豪与骄傲。百年征程岁月峥嵘、百年奋斗众志成城、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日夜兼程、艰苦探索,积淀成为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底气和力量,激励和鼓舞一代一代华夏儿女在前进征程奋勇向前的决心和信心。我们不会忘记今日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仁人志士用鲜血铸就,是什么让我们的先辈们前赴后继,不计个人安危、不怕流血牺牲,是信仰、是坚定的信念、是置生死度外的奉献精神,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这些凝聚成的精神伟力,闪耀着永恒的光芒,代代相传。

回望来路,过去百年党的实践和历史经验能够指引我们正确方向,世界上没有那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在面对百年不遇、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国制度展现出优势、效力巨大,速度、规模、效率得到了世界的赞誉。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14亿人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4.26万名医务人员不计个人安危、不怕牺牲逆行出征。从刚出生的婴孩到百岁老人,一个也没有放弃。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书写了抗击疫情的中国奇迹。那段时间我在英国学习,经历了疫情在全球爆发与蔓延,看到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政治、不同的处理方式,也深刻体会到个人的价值、梦想、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此生与自己血液一起流淌,让我更加的热爱祖国,从来没有哪一刻站立在这片土地上让我这般的安心、踏实、热泪纵横。共产党给予人民最坚实、坚定的后盾,给我们底气,让我们不惧怕风雨,得民心者得天下,无论在哪个时期。

百年薪火相传,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篇章。这片土地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党员,将继续发扬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愿与祖国同心同行,面对年轻的学子,祖国的未来,要用一生去践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一光荣的职业,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要求自己修身立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要求自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牢牢谨记自己就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要想完成好自己的教育使命,一生必须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与精神。尤其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变化下,科学技术对社会、对经济、对生活的巨大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自身专业技术、文化创新和业务知识过硬,掌握与拓展本职工作的知识的本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事业,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习总书记号召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鉴,远观未来。从百年践行与经验中汲取智慧与前行的力量。上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完成,下一百年新征程已起航,我相信这片土地将会迎来更加波澜壮阔的伟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