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道尽了远征艰辛、家人牵念;马莲河畔、周祖陵旁,排排古树苍髯吐翠,诉说着周人的奋进故事。这里是甘肃庆城县,地上孕育着古老文明,地下蕴含着丰富油藏。这片热土从不缺少矢志创业的英雄故事。上个世纪70年代,2.6万名解放军指战员、石油大军、复转军人,从祖国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跑步上陇东,参加陕甘宁石油大会战,磨刀石上闹革命,最终建成了国内陆上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成百年之际,“磨刀石上闹革命”的长钻人赓续红色血脉,在建成6000万吨大油田的征程,以5060米打成了亚洲陆上最长水平段水平井,以及全球陆上最大31口水平井平台,成功将地面“小工厂”延展成地下“石油城”,而且以8.75天刷新最短钻井周期纪录,创造页岩油开发水平段最长、平台部署井口数最多、施工速度最快、施工质量最优的“四最”纪录,助推长庆油田完成“建设长7油藏规模开发示范基地、探索黄土塬地貌工厂化作业模式、形成智能化劳动组织管理新架构”三大目标,在陇塬大地掀起了新一轮石油革命,页岩油开发模式在这里成型并发生着深层次变革。
页岩油的阿喀琉斯之踵
页岩油勘探开发最难把握的是高投入和低效益之间的平衡,对油价的敏感是页岩油的阿喀琉斯之踵,低油价危机中,国际上申请破产的页岩油公司比比皆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油资源量占中国页岩油总资源量的四分之一,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2019年国庆前夕,中石油对外宣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10亿吨级庆城大油田,这里的油正是页岩油。只不过,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相比,陇东页岩油属于陆相,资源禀赋差。如果北美页岩油通道是高速路上跑汽车,那么,在长庆搞页岩油勘探开发就是羊肠小道上拉小推车。与北美页岩油相比,陇东页岩油岩性更为致密、孔隙度更小、应力敏感性更强、物性更差,单井采收率极低,属于“硬核”级别的磨刀石。在这里,采取常规思维、常规技术,根本无法打开油流通道,更不会将油流串接成油湖油海。开发成本与产建效益之间横亘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要实现陇东页岩油的规模开发,首先需要大规模布井及压裂,这意味着大量投资,而过低的采收率,以及低油价环境下的高成本开发,则有可能断送开发前景。绕过阿喀琉斯之踵,必须“转高成本挑战为低成本优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低成本工程技术核心竞争力,发动一场页岩油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