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湘潭大学 - 《湘潭大学报》

晚唐诗人群像

作者:■ 2019级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 严曼华    
2021-05-30     浏览(110)     (0)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日升月落,行吟江湖,有些人心里是轻松的,有些人则是落寞的。

在中国历史上,再没有一类人比文人更懂得江湖的滋味。一方面,他们流连魏阙,渴望一生所学能有用武之地。一方面,在不断的辗转奔波后,他们见惯了朝堂里的蝇营狗苟,受够了明枪暗箭的中伤,那种如蚁啃食的痛感又让他们怀念起江湖的简单与安宁。而当他们真被放逐江湖,多年来的委屈与不甘又使得他们逐渐黯淡的魏阙之心再度被点燃。于是,在不断的来来回回之中,有人了悟,发出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的感喟,从此后自得其乐,随遇而安。有人则 “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在等待与徘徊中蹉跎一生。

在唐初一百多年间,魏阙是被文人提及最多的字眼。这一时期的文人,个个激情饱满,斗志高昂,他们年轻,健康,充满活力与朝气,时常眺望帝都做着建功立业的美梦。 “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意气风发的气势,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整体呈现出一种蓬勃的少年之气。只是这种气势并非唱彻整个时代,越接近时代尾声,气势也就越低回、孱弱。于是,到后期,吟咏魏阙的诗少了,投身 “江湖”的诗却多了。

譬如四季的更替轮回,每一个时代,文学的气运总随其季节的更替消长沉浮。当一种文学经历了它的发芽,开花,结果之后,必然要经过一个季节的凋零,而后才会重新焕发生机,开始新一轮的更迭,这是文学的命数。

自唐以来,或许晚唐被称之为最堕落的一代。这一时期的诗歌连同他们的政治一起,常被后人钉上十字架送往刑场,接受审判与责问。黄叔粲责其曰 “唐诗至中晚之世语愈工则意愈薄,而格亦渐卑”,蔡居厚言其 “气韵甚卑”,罗大经指其 “绮靡乏风骨”,王世懋斥其“萎靡无足言”,清人贺贻孙称其 “诗至中晚,递变递衰”。统观来看,这些评论多集中于 “风骨”的讨论,这是晚唐诗歌的硬伤。与初盛唐相比,晚唐既非有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健朗,也无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阔大,甚至连中唐时期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肃然一振也无。到了晚唐,诗似乎已经步入了它的暮年时代,这一个个感时伤事的诗人们,正如一个个风烛残年的孤寡老人,不是抚古伤今,就是各自画地为牢,纵情享乐。于是,颓废、低迷、哀婉、感伤,成为了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然而我们不该如此苛责这一代诗人。他们成长于晚唐抑郁苦闷的风云之中,虽也抱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但现实留给他们的只有一地破碎的影子。 “晚唐诗人用一切皆无法长驻的眼光,看待世事的盛衰推移,普遍表现出伤悼的情调。”这种伤悼源自于那个时代的衰朽。 “安史之乱”几乎耗尽唐王朝所有的气力,虽宪宗时期一度出现中兴气象,可随着这位帝王的凄然离世,留给后代的仅仅是一件剩有华丽外观的躯壳。大唐的气数将尽,藩镇崛起,甘露之变,牛李党争,外部时局的动荡,内部政治的耗斗,这仅存的庞大的躯壳正在一点点被侵蚀。昔日的繁华已不再,希望的曙光也一次次被掐灭,处在这样一个抑郁低沉的时代中,每个人都累了,倦了,故而 “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他们只能从内心世界探索出路,找寻抚慰时代创伤的解药。于是,我们看到,晚唐诗人群像大抵是这样: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幽冷孤僻者,是贾岛; “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纤秾绮丽者,是温庭筠;“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奇崛瑰丽者,是李贺;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浑厚苍凉者,是杜牧;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闲散自持者,是陆龟蒙……这一群诗人是将一个时代的伤痕转为自身伤痕的无限扩大,是从无限琐碎的世俗生活里流露出他们的漠漠轻愁, “内抑郁则外扬为声音”,这非是诗人的选择,而是时代的选择。

晚唐的诗人们,正如罗时进所说: “所置身的晚唐是一个使人虚负凌云之才,一生襟抱难开的时代。经济的崩溃,皇权的消解,科举的糜烂,吏治的腐败,使人们被现实的黑暗围绕着,压抑着。他们不但不可能像盛唐士子那样充满自信,狂放淋漓,也不能像中唐士子那样投入统治集团的自救,期望中兴。报国无门,万念俱灰,使晚唐士子有着加倍的抑郁和苦闷。”

这是晚唐,亦是晚唐诗人最后的绝唱。他们醉心江湖,醉心歌楼,醉心绮丽香艳的风景,但他们是清醒的,他们看到一个王朝在急速衰朽,然而连他们的帝王都如此低沉、绝望,他们无法从一盘死局中杀出一条生路。于是,他们选择了江湖买醉,企图以林泉之乐麻痹己身。只是酒醒之后,当他们登上层楼,面对着京都远眺,他们看到的是西沉的夕阳,是浩渺的江水,是满天的风雨纷纷扰扰下西楼。遥想起昔时士人歌咏黄昏之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个时代,驮着一腔暮色,无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