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兴健在村民家中走访
2018年初,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我作为驻村工作队干部被选派到铜川市印台区王石凹街道王石凹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2019年11月,王石凹村实现了整村脱贫退出,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3年扶贫工作,我们不负韶华、不忘初心、不辱使命。2021年6月3日,我作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留任王石凹村,成为脱贫攻坚阶段的最后一任扶贫干部和乡村振兴阶段的第一任第一书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我们要一以贯之的,依然是心中的热血和那份不灭的信仰。
第一是坚持与传承。陕科大从2014年6月开始对王石凹村结对帮扶,2015年8月扶贫干部开始驻村帮扶,跟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6年来,陕科大以“志智双扶”为重点,举全校之力在王石凹修路、栽路灯、建鸡场、种药材,建成了党员教育基地和扶贫驿站。
“科大人”“科大路”、“科大灯”、“科大画”、“科大党员基地”一度成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为了激发和提升内生动力,我们久久为功的开展民风工作,民风有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易经里有一个字叫做“井”,古人用井字比喻德字。城邦常变,而井不常变,这就是“改邑不改井”。我们修身养德,为民服务,把井留下来,把科大精神留下来,这就是真正的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和坚持了下来,把脱贫攻坚精神传承了下来,把推动王石凹发展的希望播种了下来。这是我还要继续坚持和传承的。
第二是初心和使命。既要心中有民,又要依靠群众,心怀“国之大者”。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政治优势的有的放矢,是践行党的宗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群众的急难愁盼、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我接下来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也是我的初心使命,是建设美丽王石凹、推动王石凹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问题是时代的强音和工作的导向,脱贫攻坚战虽然打赢了,但是王石凹村还面临着脱贫质量不高、产业基础薄弱、空心老龄严重等突出问题,我们将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对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用“调查研究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无我”情怀扭住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放,在基层苦干实干、淬炼初心。
第三,思路和方向。方向决定前途。结合当前脱贫攻坚接衔接乡村振兴陆续出台的政策体系,我们梳理出来以下几点工作思路:“两个重要阵地”的巩固提升、“四个消费平台”的拓展升级和“全员帮扶格局”的携手打造。“两个重要阵地”一个是在王石凹村建成的党建、文化基地和校地联系纽带,陕西科技大学党员教育基地;一个是在陕科大临街建成的扶贫驿站。这“两个阵地”在全省的扶贫领域走在了前列,在开展全员扶贫和消费扶贫工作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二,“四个消费平台”的拓展升级。国家从“消费扶贫”到“消费帮扶”转化的文件已经出台,加大消费帮扶力度的要求已经落地。陕科大目前通过“扶贫驿站”、“校园农产品展销会”、扶贫干部带货以及进机关、进工会、进食堂“三进”模式这“四个消费平台”推进消费帮扶工作,根据消费帮扶实现增量发展的要求,我们只剩下半年时间开展这个工作,时间急、产品缺、任务重。三,“全员帮扶格局”的携手打造。脱贫攻坚阶段,陕科大构建了24个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参与帮扶的全员扶贫格局,创新了项目化、节点化、科技化、责任化的科研项目式扶贫方法,在王石凹落地了肉羊项目,中药材烘干项目,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等一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帮扶举措,伴随着工作的开展、积累、沉淀,校地合作的重点方向和领域进一步明晰,立足王石凹的实际,我们还需要携手打造以农研院、食品学院、校友会、工会、后勤、团委、资产经营公司、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为重点的“全员帮扶格局”,以便在农产品技术支持、农村企业建设、消费帮扶及消费帮扶驿站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农产品设计和政策宣传等重点领域推动新农村建设。
第四是感谢和感恩。衷心感谢组织的信任,给我提供了一个给老百姓服务的平台,我坚决拥护组织的决定,服从组织的安排。我将再接再厉,学思践悟,以实际行动稳中求进开新局,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支持,不辜负老乡的信任和期盼。我相信,在校地双方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王石凹人一定能够继续团结一心、艰苦奋斗,风雨无阻向前进。我们王石凹人的生活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更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