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学院实验室通过对实验员进行岗位分工,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采用现有技术进行物品信息化、可视化管理,并建立规章制度来保障措施的顺利实施,来实现实验室的提质增效。
(一)岗位分工,明确工作职责
首先,对整个实验室所有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统计,明确了实验室各项工作的类型、工作量、难易程度以及完成周期。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如图1所示的岗位分工制度:根据实验室现有5名实验员的个人专业特点及技能特长,设置了岗位A~E五种不同岗位分工;并对各岗位的实验分室日常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和公共事务三方面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详细划分,明确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
其中,对于工作职责III“公共事务”,涉及了整个实验室的建设、维护、运行与安全等公共工作。该部分的岗位分工是根据工作内容和类型进行的划分,并保证了各岗位间有效对接,同时还考虑了工作量和难易程度等因素。
如岗位B所负责的10万元以上需公开招标类项目的采购,其审批流程、采购实施方式、验收程序等方面,与岗位C负责的耗材及自行采购项目有较大差异,故将两部分的工作内容分为2个岗位完成。而两种采购形式的后续工作都是一样的,因此两者相应的后续工作都由同一岗位负责,即两者所有采购的固定资产均由岗位E进行验收和入库,所有采购项目的报销环节则都由岗位D来完成。
在对岗位进行分工的同时,也对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完成时间做出了详细规定。如规定每周一为实验室开放日,接收广大师生的各类业务办理。以岗位A的危化品管理为例,办理危化品的入库和领用事项需在每周一上午完成,此举优化了双方的时间配置。又如岗位C中的耗材采购工作,规定每月5号提交并汇总采购计划,核对库存余量,根据实际缺额实施采购,避免了重复采购的繁琐以及积压浪费。再如岗位D的财务报销工作,规定每月25日整理汇总当月所有报销项目的报销材料,待逐级审批签字后,于当月底至财务处完成报销工作。一月一报的模式,大大提高了财务报销的效率。
(二)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在明确实验员岗位分工的基础上,针对各个岗位的业务范围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为岗位B中“公开招标采购项目”全过程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该流程可以为实验室人员提供标准化作业依据,容易上手,有效避免因人员流动等而出现业务“瘫痪”的情况。
另外,该标准化作业流程的每一个流程步骤上都附有相应的“文件材料模板”以及“填写范本”,进一步细化了流程,使工作有章可依,有据可循。
其中,“填写范本”中除了填写的示例内容外,还对部分填写内容,如签字盖章处、各环节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批注。同时,还将“填写范本”中的填写内容进行了分解,使之模块化。对共性的填写内容,建立内容库,可按需选择填写。大大提高了填写效率。
(三)集成可视化信息平台,对实验室物品进行动态管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BIM建筑信息模型软件和二维码技术对实验室进行信息化、可视化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实验室数据库数据库包括“存储单元”
(实验分室、抽屉、柜子、货架、工具箱)和“物品”(设备、配件、低值易耗品)两大类数据信息。其中,物品数据库中的每条信息,包括物品名称、厂家、规格型号、性能参数、功能简介、照片、入场时间、位置信息、负责人等;
存储单元数据库中的每条信息,则包含存储单元的所在位置,以及单元内现存放的物品清单、数量和照片。
(2)创建物品和存储单元的二维码利用二维码生成器生成物品和存储单元的二维码,并将两者的“数据库信息”写入二维码中,同时将该二维码作为相应物品或存储单元的信息存入数据库。最后,打印二维码并粘贴于实验室对应的物品和存储单元上。这样,作为“虚实”媒介的二维码创建完毕。
其中,物品中的设备二维码除了包含数据库中的设备基本信息外,还可添加设备使用流程、注意事项、操作视频等信息,方便使用者扫码学习。
(3)利用BIM技术建立实验室3D模型模型中的每个“部件”与实验室中的设备和存储单元都一一对应,通过媒介“二维码”将”数据库”中的相应信息超链接至“部件”上,点击“部件”的属性即可获得该设备或存储单元的详细信息。
从而集成了如图3所示的可视化信息平台。该平台在局域网内具有实时更新的功能:当管理者在系统内编辑、修改或增减模型的信息,并通过同步功能,在同一局域网内实时共享时,其他使用者就可实时获得更新后的模型信息。从而实现多人协同管理,可快速、直观地对实验室的各种物品进行动态管理。
此外,该平台特别针对大型仪器设备预留了两个功能模块:一是视频资源上传模块,方便后期完善操作视频等资源共享;二是设备使用进程管理模块,计划接入现有实验室预约系统,方便使用者实时查询设备的状态和使用进程。
(四)量化岗位绩效考评制度,保障管理机制顺利实施通过建立岗位绩效量化考评制度,保障上述提质增效的管理机制真正落实到位。
在岗位分工的基础上,提出工作绩效量化考核指标。根据图1“工作职责I、II、III”中各项工作的实际完成率分为三个分数等级,考核结果为各项考核指标分值乘以相应权重系数的加和,再根据总分排序,确定考核等次,作为奖惩依据。最后,综合师德师风、教学工作、科研能力以及上述工作绩效等方面的考核,我院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实验技术系列岗位绩效量化考核办法,并印发了《福建江夏学院工程学院实验技术系列岗位考核标准(试行)》(工程[2020]2号文)。
量化岗位绩效考评制度的建立,最大限度地实现岗位考核的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形成实验室队伍良性竞争机制,并能有效激发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实现实验室的提质增效。
除了上述提质增效的管理措施外,实验室还进行了工作进程管理和设备使用进程管理技术的探索。目前,已实现单机功能,下一步,将完成“线上”功能,实现局域网内管理者和执行者对“工作进程”和“设备使用进程”的实时信息共享。
同时,实验室将加快“机器人智能建造加工系统”、“全自动试验系统”、“试验信息化云平台”等三条主线的项目建设进度,尽早建成自动化、信息化、花园式的新型土木工程智慧实验室。
(工程学院 李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