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福建江夏学院 - 《福建江夏学院校报》

国家社科申请心得

2021-05-31    

今年在学院和学校的积极动员与大力支持下,能够有幸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这对年轻学者来说是种莫大的鼓励。由于入职时间较短,尚缺乏丰富的申请经验,自己也在不断地摸索和探究,因此下面仅就个人在申报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与同仁交流。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申请书中,主要有两部分需要撰写:一是“课题设计论证”,二是“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意见表》中的权重来看,主要考察三方面:“选题”占3,“论证”占5,研究基础占2,每个部分都有3-10分的分值。最后,根据评委打分,在“综合评价”中给出是否建议入围的结果。这张意见表表明:“选题”和“论证”两个部分的撰写基本会决定最后的评选结果,因此我们应当对这两个核心部分进行分析。

一、选题

个人认为,选题应在下述范围内进行:第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0年度课题指南》;第二,个人研究兴趣;第三,课题指南中尚未列举的时政热点或前沿问题。将选题限制在上述范围内会提高申报概率。

首先,2020年度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发布了112项可研究题目,这些题目大多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以及我国当下的时政热点和前沿问题,比如“通过充分尊重保障人权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研究”、“大数据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人身权人格权保护研究”、“营商环境建设与商事法律制度完善研究”、“我国基本医疗卫生立法研究”以及“民法典适用与国家法理研究”等。这些题目能够充分反映我国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方向,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如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在当年发布了课题指南,那么申请者应当以该指南确定的选题范围为首选。

其次,如果申请者已在某一领域深耕多年,那么尝试申请符合个人研究兴趣的选题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好处在于:第一,申请者把个人研究兴趣作为选题,会在“论证”部分游刃有余;相比之下,如果申请一个前期积累并不多的新课题,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第二,申请者把个人研究兴趣作为选题,一般情况下都是前期积累了不错的成果,这样一来,在权重为2的“研究基础”部分可能会拿到高分。第三,在3-5年的研究期限里,虽然申请到了某一涉及国计民生或法学理论中的重要课题,但如果申请者对此毫无兴趣和激情,那么结项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因此,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最后,如果课题指南和个人研究兴趣中都没有自己想要申请的题目,那么可以结合我国的其他时政热点或前沿法律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

以上从正面阐述选题的范围和内容,反面来讲:选题不可过大,以避免研究问题不具体,缺少针对性;选题不可陈旧,老生常谈的问题缺乏创新性和前沿性;选题不可重复,应当在历年国家社科申请成功的选题库中查看是否有类似的方向,如有重复或类似,则应调整课题的内容、研究方法或者研究角度等。此外,选题也不可过于空泛,应避免空洞无物,无理论、无数据、无案例的研究缺陷。

二、论证

国家社科申请书中要求论证五大内容:选题依据、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创新之处以及预期成果。

在选题依据部分,个人认为应当先用一小段文字简要介绍下拟申请课题的选题背景,即本课题拟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一题目,该题目有什么重要性以及还有哪些没有解决需要申请者来解决的问题。这段文字有必要写但不需要赘述,如果缺少该段文字,一上来就进行长篇大论的文献梳理,未免让评审专家摸不到头脑并感到乏味,因此可以言简意赅地介绍拟选题的背景、依据和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接下来,就应当将前期阅读的各类文献作出系统性梳理,梳理的目的在于让问题变得更加清晰,让选题依据更为充分。经过梳理,应当明确表明以下几个问题:本课题拟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该问题包括哪些具体的小问题;该问题学术界已经研究到了什么程度;目前的研究存在哪些不足;本课题可以弥补哪些当下研究中的缺陷等。将这些问题明确列出,会给人清晰明了之感,从而避免让评审专家在茫茫文字中找重点的麻烦。在上述内容交代之后,应当充分阐述该选题具有的独到之处以及相应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

在研究内容部分,应当清晰阐述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以及主要目标。研究对象应当明确写出,不应用模糊、冗长的修辞或表述,还要和课题题目中的关键词呼应。总体框架部分,应当用严谨的逻辑论证课题的研究内容,可用图表或关系图进行可视化说明,让课题申请书显得活泼多彩。重点难点部分,不需要过多文字阐述,应当简明扼要地概括课题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过程中将会产生的疑难问题,每一段文字只须列一个重点或难点。主要目标部分主要考察选题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已经明确的基础上,课题最终拟解决的问题或达到的效果。

在思路方法部分,应着重论述课题的分析思路和内在逻辑,可以将“研究内容-分析思路-研究方法”三个部分连在一起进行关系图(表)表现。此外,还要进行研究进度预期并对该选题能够顺利展开草拟可行性方案。可行性可以理解为本选题具备一定的理论支撑以及技术、环境、设施等便利条件,此外,课题的组成成员、支撑单位等可以提供哪些有利的研究条件。

在创新之处部分,可包括理论创新、观点创新、选题创新、研究方法创新以及研究视角创新等。此处应一句话列出一个创新点,做到简要、客观。如果能够写明其他研究成果没有达到的目标,而拟申请的课题能够弥补这一缺憾,则创新空间较大。

在预期成果部分,应当列出成果的最终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研究报告、学术论文、论文集、专著、译著、获奖、决策建议、资料库等。预期社会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

结语

王国维论人生的三重境界,放到学术研究上也恰到好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是学术研究中,能够找到值得深挖的选题很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的是进入某一研究领域或主题后,便开始无穷无尽、痛苦煎熬的思考与探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是苦尽甘来后的灵光乍现。学术研究之路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过程中的风景也不尽一致,但学术人生应当“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寻求真理,解决问题才是科研的终极目标。

(法学院 穆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