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南大学 - 《江南大学报》

食品脂质国际联合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刘元法)

2021-05-15     浏览(121)     (0)

创新工作室从油脂加工新技术、油脂产业创新、油脂健康等角度出发,开展食用油脂安全、营养健康与低温绿色制造开展基础与应用结合研究,致力于解决油脂产品和产业存在的科技突出问题。

其中,工作室研究形成了油脂加工副产物高效利用与增值加工、零反式脂肪酸食品专用油脂加工等成果,为解决我国反式脂肪酸、产业能耗高、产业加工效益差等质量安全和产业突出问题,以及带动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零反式脂肪酸油脂加工线3条,新增产值超过15亿元,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3项,部省级奖励3项。

此外,为了推动油脂加工技术、油脂产业的创新,实现食用油脂安全和绿色制造,本工作室从油脂体结构改变对制油影响新角度,解析了热处理对油脂体物性的影响规律,构建了油料适温处理技术,推动新型优质花生油、菜籽油等产品开发,并且系统研究生物酶法脱胶,建立单酶脱胶的产业化新技术,实现食用油的适度安全加工。同时,本工作室也重点研究了功能性油脂、类脂开发,油脂生物改性与重组技术的创新开发。本工作室已利用食用油绿色加工技术、食用油脱色专用吸附剂技术、大豆磷脂深加工技术等国际先进技术,为国家和国内企业实现总计创收达84亿元,获得中国轻工页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荣誉称号,推动了油脂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最后,从油脂健康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油脂饮食、生物合成、代谢以及与人体健康的相互关系研究,油脂功能性评价,营养学干预策略建立以及新型健康食品与靶向精准递送开发,先后在国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5项。同时为了考察食品制造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营养问题,本工作室建立了食品组学研究平台,展开对确定功能活性脂质成分以及食品饮食摄入进入人体后的健康问题及其对关键的分子途径的影响的研究,阐明由食物成分引起的机体不同变化的重要影响机制,开展精准营养学研究。已先后在国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工作室陆续通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各项举措,构建了青年教师成长支持体系,建设成为层级合理的人才梯队。工作室成员先后获得“无锡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