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记者 陈挚)4月28日上午,由重庆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陈流汀担任组长的专家组一行来到我校,进行国际化人文特色高校建设项目终期验收现场考察。市教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处长江燕、财务处二级调研员田静,市财政局教科文处四级调研员何江、市教育评估院高等教育评估所所长董小平等出席验收会,学校党委书记邹渝、校长董洪川、党委副书记苟朝莉、副校长祝朝伟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考察见面会和意见反馈会。见面会由董小平主持。
江燕介绍了重庆市教委、重庆市财政局开展重庆市高校国际化人文特色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希望专家组坚持客观公正的标准,认真听取学校汇报,查找相关资料,做好现场测评。
陈流汀对现场考察安排进行了说明。他指出,专家组将从项目建设的投入、产出及效益,项目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资金投入与使用、建设任务完成、社会效益与可持续性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察,同时也将秉持认真严谨、客观公正的态度听取学校汇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深度访谈交流、实地考察及意见反馈。
董洪川就项目建设情况作补充说明。他从师资队伍快速充实、学科专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科研成果持续产出、文献资料丰富、社会服务效益彰显几个方面总结了项目开展取得的成果,并就项目的资金管理、社会效益可持续性影响、典型案例等作了介绍。
专家组实地考察了传统文化体验与研究中心、非通用语智慧实验室、非通用语文献资源中心,并走访了计划财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与校领导和相关学院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与会领导和专家就学校的国际化人文特色项目建设进行了质询,并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意见反馈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实施以来,在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成果、文献资料建设、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但在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国际人才合作交流、经费投入管理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邹渝代表学校作表态发言。他感谢市教委、市财政局对川外办学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和帮助。他表示,学校将对专家组意见照单全收,抓好落实,各部门通力配合,在三年建设期后继续做好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