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海洋大学 - 《浙江海洋大学报》

忠诚源于信仰——一座衣冠冢的传奇

师范学院B19中文1 夏梓蓝

2021-04-20    

浙江镇海一个偏僻小村有一座墓冢,埋藏着张人亚的传奇。他是一位金银匠,成为最早的工人党员,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如今作为共青团员,我们应该坚定信仰和追求,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同时擦亮张人亚事迹教育的红色品牌。


 

浙江镇海的一个偏僻小村,一座墓冢,埋藏着一段传奇。100多年前,一位少年辞别父亲,从这里赴上海当学徒。他恰如小溪汇入洪流,走向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时光流转,少年已成青年。他就是金银匠张人亚。他贫穷,却无畏,他年轻,却勇敢。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年轻的张人亚,成为最早的一批工人党员。之后,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和广大中国工人一同掀起第一次工人反抗的高潮。

19227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中共二大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首部党章。这部党章成为中国革命的一盏明灯,也照亮了张人亚的革命生涯。他对工友们说:“我们要做有人格的人,不要做人类的落伍者;扫除一切不幸,将生活做最根本的改造。”张人亚语气坚定,党在他心中已经化身为忠诚的信仰,无惧一切威胁。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上海被白色恐怖笼罩。当时,张人亚作为党中央保存和传送机要文件的负责人,无时无刻不处于危险之中。艰难时刻,张人亚不弃初心,始终舍命保护党的机密。

一个冬日的午后,张人亚突然悄悄回到镇海老家。他是冒险专程来转移一批重要文件。张人亚告诉想来支持他参加革命的父亲,这批文件比儿子的生命还要重要,一定要妥善保管。

第二天一早,张人亚告别父亲。然而谁曾想到,这一别,竟成永诀。张人亚走后,老父亲谎称儿子亡故,在树下为张人亚修了一座衣冠冢。将文件密封包好,藏进空棺,深埋地下。默默守护这个秘密20多年。

直到全国解放,老父亲掘开墓穴。取出了儿子给他的这份文件。托家人赴上海,交还给党。这是一批及其珍贵的革命文件。里面有中共二大,三大制定的党章,很多已成孤篇。

几年后,张人亚的父亲离世。可惜的是,老人至死都不知道儿子的下落。2005年,在党史部门的帮助下,张家后人才得知,张人亚早在1932年,就在江西中央苏区因积劳成疾过世。当时他正担任中央印刷局局长。

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死。这些尘封多年的珍贵文件,让信仰永世长存。为我们党保存了最早党章的衣冠冢,在岁月的长河中伫立了近90年。他是信念的火种,他是忠诚的基石。90多年过去了,张人亚父子曾经舍命保存的那部党章,已经数十亿起稿。但党章上始终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和追求。从未褪色,也从未改变。

一个世纪前,张人亚为了革命事业隐姓埋名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一个世纪后,作为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名光荣的团员,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我们需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坚定新时代革命的信仰和追求,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同时我们也要擦亮张人亚事迹教育的红色品牌,在学习对标的过程中“牢记使命”,做不忘“初心”的红色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