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兴起,包括新闻在内的各种铺天盖地的信息以其不可比拟的时效性和多样性让人如获至宝。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在整合新闻资源与渠道的过程中,完全改变了传统媒体割裂的格局,对我们生活与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作为校园新闻宣传主渠道的校报,如何迎接全媒体时代的挑战、积极找准新的定位做好当前工作呢?
首先是做精准些。现在校报的新闻源基本源于第一时间就能迅速反应的网络。我们在引用中不能照搬照抄,有些文字表述需要静下心来仔细推敲。“勤查博览”是一位编辑应有的修养,守土尽责是从业者必须的职业操守。在强调校报的“记史以传后世”功能的今天,认真、严谨、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不是要改变,而是更要加强。
其次,做深入些。无论何种媒体,谁都想用优秀的作品抢占头条,获得独一无二的报道。讲好故事,“鲜活、生动直至贴近灵魂”,这一应对措施不过是老生常谈,又不得不谈;虽不新奇,却是精髓,因为它是所有媒体立命安身的根本。相对快速的网络新闻,校报如何从常规新闻之外写出自己的看点和亮点呢?我认为,办法只有一个———以深度换速度。也就是说,以第一时间出现在网上的新闻为线索,发挥我们的写作特长深挖新闻背后的故事,做好新闻的内容,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自身辨识度。
除此之外,校报必须专刊、专栏常态化。我们在做好动态新闻报道的同时,要增强政治敏锐性,有意识地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主题宣传推出一些专刊、专栏,打造风格和品牌,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曹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