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风华文学】劳动颂歌为谁而祝

作者:风华文学社 熊萌    
2021-04-30     浏览(73)     (0)

  凌晨三点钟,星星还亮晃。

  老刘翻身起床,趿拉着鞋,冷水抹把脸,就开始了一天的活计。
  老刘做事不紧不慢,带着自己的条理。老刘媳妇将昨晚泡好的黄豆一碗接一碗倒入磨汁机器,他反复探看豆浆的成色,检查豆腐有没有点好,然后是和面醒面、放料调馅、添煤装油,这一桩桩一件件老刘也全都置办好了,招呼媳妇上车就准备出摊。
  老刘和媳妇在离屋子不远处的小学对面做生意,附近是居民区,来来往往的白领、工人、学生都不少。他们没有租门店,搞了辆车做“流动摊贩”,只卖早点。车子虽小,但五脏俱全———三面环绕的玻璃窗围出小小一片天地,锃亮的不锈钢案板上整齐地码着调料盒,把支架炉往外一提、煤一添,就可以开始烙喷香的馅饼。老刘做了主厨,老刘媳妇张罗着盛豆浆豆腐脑,收钱找零,给老刘递条毛巾递碗水。
  六点,天已经亮得差不多。
  晨练的老头老太太背着太极剑,三三两两地走在大街上,就是生意的开始。老刘将早就醒好的面团揪下一坨甩在案板上,轻揉按扁,擀成大片,随后淋油撒料、提卷团压擀,一个馅饼面团就塌塌地趴在案板上。不久锅里的油发出温热的香,老刘将做好的五个白饼放入热锅,不时翻动着。伴随“滋滋”的声响,两面金黄的馅饼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只等满足食客的空胃。不动声色地揪着面团,揉着馅饼,在没人注意的街角,老刘夫妇把早点做成了一门艺术。
  八点小学打起了上课铃,原本嬉笑打闹的学生们马上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一位女老师走进班,她姓吴,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教语文。吴老师在讲台上站定,将手中的书本放在桌面,笑眯眯地看着底下一排排戴着红领巾稚嫩的脸庞。“大家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她问,同学们一下子笑开了,“知道!是五一劳动节!”“对,是五一劳动节。有谁知道劳动节我们要做什么吗?”下面顿时叽叽喳喳地叫开了,“放假!”
  “咳咳”,吴老师压下孩子们兴奋地讨论,“放假没错,但劳动节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放假玩耍不是它所有的意义。所以老师想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和劳动者说一声节日快乐。大家能做到吗?”
  班级安静了下来。一位女同学举手,“老师,劳动者就是劳动的人吧?那大家都算是劳动者呀。”吴老师点点头,“是这样。但有一些劳动者,他们平时不辞辛劳,默默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是真正值得我们尊重并感谢的人。”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一个小男孩低头看到书桌里没吃完的半张馅饼,他立马站起来,“老师!对面卖馅饼的刘叔叔是不是劳动者?他们家的饼特别香,我妈不做早饭的时候我都是吃刘叔叔家的饼和豆浆,才有力气上课。所以我要和刘叔叔说节日快乐。”
  男孩的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他们决定明天一早就去祝刘叔叔劳动节快乐,不能只说,还要做卡片,为他唱歌……此时,老刘的面团已经揪光了,盛豆腐脑的桶只剩下桶底清清的水。他准备载着媳妇回家,浑然不知明天将有怎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