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烟台大学 - 《烟台大学报》

百年信仰 始终为民

作者:中181-5王紫兆    
2021-05-01     浏览(517)     (0)

         1921年至2021年,一百年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共同创造着美好生活。1921年7月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创建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追寻救国救民的道路。

  “述往事,思来者。”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定有为党的创建辛勤探索的人。李大钊同志在上海避难期间创作《复辟变后寄友人》,他虽然寄居阁楼,却时刻关心着政局的变幻和斗争的风雨,不忘责任与使命。

  我曾思考:学党史要把握什么?我能掌握多少?要学到心里少不了真诚。学习需要十足的真诚,少一分都不行;学习的过程就是传递真实历史的过程,真诚去学才能收获真实的历史感受;深入研究,才能获得灵魂洗礼,才能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可贵的政治品格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诗经·大雅·荡》中讲:“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百年历史、百年信仰需要每个人始终不渝的诚心敬意。

  这一百年,是源头活水,是代代传承。魏徴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周恩来曾向国际友人谈到新中国的两大奇迹之一林县红旗渠,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带领全县人民秉持“自力更生,勤俭建渠”的原则,在山高坡陡、水源奇缺的河南林县(今林州)修建引山西浊漳河水修渠工程,并于1969年6月完成红旗渠配套工程。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县一级阵地,必须由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的人坚守。”杨贵同志真正做到了,而且是实事求是的践行者。林县人都说,红旗渠是一渠水,一渠粮,一渠电,一渠社会主义的蜜——红旗渠正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见证。

  这一百年,是自我革新,是自觉自信。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当是纯真善良的,怀有赤子之心定能真诚待人做事。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历史使命,并以其赤子之心,燃尽一生;邓小平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习近平强调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人民群众也相信党,坚定不移地跟党走。遇到难题时,群众都会主动寻求村委会或居委会的帮助,这源于一份信任,信任里充满坚定,因为坚定了心里的这份信任,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踏实幸福。这也启示党员干部要防微杜渐,要守规矩。百年征程中,“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风范正在继续发扬。

  “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小学时,妈妈常教我唱这首歌。“谋幸福”和“大救星”唱出了人民真实的心声。无数革命先烈胸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甘愿为党、为祖国、为人民牺牲的行动,就是最好的例证。

  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齐心协力面对国际国内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22岁插队时就定下“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的人生目标,我们新时代青年入党,就是为了多做为人民服务的实事,这是一生的责任和使命,是百年的传承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