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邵阳学院 - 《邵阳学院报》

论意义,也无需论意义

作者:邵阳学院“梦想花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团 杨馥榕    
2020-11-15     浏览(124)     (0)


“再次踏上暑期三下乡的征途,沿着过往走过的足迹,一步步覆盖,一遍遍加深,一次次翻新。这是我第三年的三下乡,每一年都有不一样的际遇,每一年都有不一样感悟,这一年,我更加坦然看到乡村现状;这一年,我更明确促使我参加三下乡的意义。尽自身的力量,哪怕绵薄,相信总有他的使命与意义存在。”

在两年前,当我看到乡村教师的缺失、少年宫设施的滞空、儿童之家的流于形式,孩子们家庭的问题等等目前乡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时,我非常疑惑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他们现状,我们甚至不清楚我们是否真能给他们人生带来力量,短暂的相聚马上面临分别,一切回归原本轨迹,那么我们这来去匆匆的一趟,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有人可能说,每年都能返回这个地方进行支教不就好了,或许是一种办法,但这根本不为长久之计,当时的我认为这些更应该是社会其他主体和政府抓力点。

但当我走访了一个又一个乡村,了解了越来越多的农村现状,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落后,缺少就业机会,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带来的等等社会大考题时;当我每次看到孩子们双眼闪烁出的认真和热切的求知欲时;当我看着他们纯真烂漫的笑靥时;当我发现孩子们流露出渴望有人能关心他们的目光时,忽然明白了一切的意义,一切也不需要论意义。

教育本身成效就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无论是支教,还是日常教学,都难说百分百有效,道理很简单,一个班,同样的老师,却成绩高低错落;也都很难说我们的支教是否能够真正对孩子们的未来人生产生多大影响,或对他们认知这个世界有多大影响。因此我们就不需要纠结于大学生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意义之深,我们尽我们所能带给了他们缺少的,让他们尽可能多的接触到这个世界更多精彩的一面,但这个过程中改变了什么,是否能改变孩子们人生轨迹,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教育已然发生,意义已然作用。

我也突然记起我初入高中时,我们县城高中开学前来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全国各大高校甚至国外名校的大学生,他们称自己为“peer”,哥哥姐姐们告诉我们他们是来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我清晰记得当时他们给我们上课,带我们玩游戏,教了我们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比如阿卡贝拉、博弈论、无领导小组活动、时间管理等等,现在细细想来,这不就是另向的支教么。那十多天里面,我想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能真正带给我们什么,但现在的我能清楚的知道,他们给我们带来的那些未知的新奇的东西,给我带来了认知的拓展,让我现在遇到他们不再陌生。

所以不纠结其意义如何,就算我们无法改变现状,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年一度的暑期三下乡,一村一桩的走访调研,一篇又一篇的实时报道,集聚大学生们每个人微小的力量,汇聚成庞大的能量,为我们国家解决乡村问题注入新鲜的血液,国家在努力,社会在努力,青年人也在行动!

我深深地相信一句话:你所走过的路都会留下痕迹,你所做的事,都会带来未知的印记,或许种子早已种下,只待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