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有亲切的乡音,油田则能听到“全科”的方言俚语。油田是个大企业,也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小社会。油田职工来自五湖四海,除了台湾、香港和澳门外,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的都有。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干着同样的工作,在一起交流探讨同一个问题,形成了油田独特的“方言乡韵”。
时光如流水,转眼离开故乡已四十二年了。说实话,我对故乡的印象正在渐渐模糊。除了心中偶尔飘过的一缕淡淡的乡愁,已经没有年轻时那种急切盼望回家过年的愿望了。因为,父母早已过世,我也早就成了故乡的过客。然而,对华北油田的记忆却历久弥新,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亲切。我时常会有一种回华北油田多住些日子、找老朋友聚一聚的强烈欲望。
然而,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如今却变成了奢望。这是我所不曾料到的,也是许多人不曾料到的。因为,我们离岗退休后都无可选择地接受了一项共同的任务——为儿女照看他们的孩子。于是,我们把房门一锁,有的人奔北京去了,有的人奔上海去了,有的人奔天津去了,有的人奔国外去了……天南地北、天涯海角,到哪儿去的都有。一言以蔽之,儿女在哪里工作,我们就到哪里“漂泊”。因此,诸如“等退休了我们一起去旅游、一起去唱歌、一起去打球”等约定,统统“泡汤”了。唯有接到仍然工作或居住在华北油田的朋友打来的电话时感到异常亲切:“你什么时候回来呀?何时回来一定打招呼,一起坐坐”;或者同为“老漂”者互通电话叙说思念之情,最后撂下一句话:“咱们还是回华北油田聚吧。”看来,我们彼此都把华北油田当作故乡了。一旦在华北油田相见,还真有一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激动。我们原本来自不同的省份,讲着不同的方言,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现在怎么感觉像故乡人一样亲切和亲近呢?或许是因为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故事、共同的念想?或许仅仅因为我们是故交,所以我们相知、相惜、相亲!
人生如飘萍,何处是故乡?思来想去,似乎有了答案。所谓故乡,就是一个你感到亲近的地方。那里有你熟悉的环境、牵挂的人,有忘不了的故事和割舍不断的情。
抑或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感悟更为准确:“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华北油田,我们曾经的“心安”之地。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