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四川民族学院 - 《四川民族学院报》

观点

重阳刚养正气

2021-03-10     浏览(98)     (0)

文章强调了培养青少年阳刚之气的重要性,认为青少年需要具备坚强勇敢、阳光自信、奋发向上的品质,同时也应该从传统文化和先烈身上学习勇敢无畏和坚韧自强的精神。同时,文章也指出,青少年需要保持内心的清正,有选择性地吸收外界传递的信息,塑造正确的三观和健全的人格。文中强调了阳刚之气对于国家和青少年的重要性。


教育部就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做出答复时表示,要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于培养青少年阳刚之气的重视和对青少年成长的密切关注。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富有阳刚之气的青少年,就应该和初升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明媚自信,富有担当。可现实是,部分青少年做事没有主见,优柔寡断,容易受外界影响;说话细声细语,遇事哭哭啼啼,只顾逃避;体力不行,抗压能力也不行。缺少了阳刚之气,青少年似乎越来越脆弱,也许是师长一句略显严厉的教导,也许是一张分数不理想的考卷,就能让他们轻易崩溃。

而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鲁迅从黑暗腐烂的旧时代中站起,弃医从文,握起笔杆子当武器,用尖锐的笔锋直插国人麻木的心灵;面对列强的侵略,鉴湖女侠秋瑾毅然写下“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热血篇章;英勇的刘胡兰,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一身刚强正气,从容赴死……先烈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用他们的铮铮傲骨,为我们诠释着何为阳刚之气,何为中国脊梁。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里,多次肯定了青少年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表达出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面对当今国际间的暗潮涌动,吾辈成长与国家发展前景紧密相连,而阳刚之气是坚强勇敢、阳光自信、奋发向上等美好品质的“合集”,在青少年成长路上,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更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钙质。缺了它,青少年就会“营养不良”,刚直的脊梁也有垮塌的风险。

养成阳刚之气,不仅要有身体素质的锻炼,更重要的是精气神的涵养。值得注意的是,身体素质锻炼并非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状况就行,而是在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自身的体魄和心志。而精气神的涵养,需要我们青少年不断学习,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阳刚力量,从先烈的筋骨血肉中学习勇敢无畏,从时代楷模身上感悟坚韧自强……作为我辈青年,当如松如竹,不惧风雨,面对质疑,要心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定信念,纵使前路漫漫,也初心不改;面对挫折困难,我们要有大无畏的精神,纵使荆棘丛生,也要勇敢前行。我们需要树立远大理想,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自身责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承担起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大踏步地迈向未来!

当然,外界环境对我们内在品质和精神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现在网络媒体蓬勃发展,所营造出来的氛围环境对我们的认知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应该持有坚定的信念,在外界的纷扰之下依旧保持内心的清正,有选择性地吸收外界传递的信息,学习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塑造正确的三观,培养健全的人格。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今日腾飞之中国更需要阳刚的少年。具有强健的精神和体魄,健全的审美认知,铁肩担道义的情怀,能够保持高昂奋进的精神状态,始终自信勇敢、果断大方和自立自强,这才是真正具有“阳刚之气”的好少年。文学院 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