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一天天长大,四季过老梧桐发芽。沙堆里有宝藏和塔,长板凳搭起一个家。”轻轻哼唱着歌,倚靠在窗台前,似乎好久好久没有眺望过远方,那山丘带起的牵绊千丝万缕。抬头望了望天,浅蓝夹杂着白,无比纯净,无比舒心。
儿时,总觉得日子慢得不像话,多希望自己能快快长大,长成那个买零食不会犹豫,可以随心所欲的大人。以前课本中的插画伴随着整个童年,《风娃娃》的调皮可爱,《春天来了》的朝气蓬勃,《四个太阳》的简单美好……课文映衬出的皆是干净如白纸一般小孩子的淳朴可爱。从前对课文插画不以为意,如今对其中的帧帧插画都包含着憧憬、向往。
那时追着晚霞跑,迎着蝴蝶飞,晚上照着手电筒偷偷下田抓萤火虫,与院内小伙伴一同嬉戏,丢手绢、捉迷藏、跳皮筋。门前哗哗流水,山后喳喳鸟啼,记忆中奶奶会坐在门口晒着太阳,摇着蒲扇,和路过的大爷大娘时不时搭上几句话,或是一堆人围坐说笑。
四季流转,门口老梧桐发芽、生根、慢慢繁盛,四季的颜色披在所有事物身上,五彩斑斓又低调简约。后院坪中撑起的竹竿和板凳,便是我们搭起的“家”,正午伴着蝉鸣酣睡,有时口中还“藏”着未吃完的糖,糖液伴着口水流湿了大半的衣角和头发。
“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这里的风景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还有一起快乐的小伙伴……”大风车动画又在孩童的嬉戏声中准时播放。还记得那时每天写完作业后,最快乐的时间段便是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少儿频道播放动画片。这些节目似乎一直陪伴着我们,一年又一年,以至于我们慢慢地不留痕迹地成长。
记忆中好像在教室趴了会儿,便不知不觉地长大了。昨日似乎还在学着声母和韵母,还在幼儿园里等着妈妈来接回家,还在校门口等着糖葫芦和麦芽糖,还在为捡了五毛钱交给老师而感到开心。那时候赤着脚也能踩在碎石上奔跑,穿着新衣服用干净的手也能玩泥巴。
抬头看着弯月牙,数着旁边一颗颗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五、六、七、八、十……”“怎么每次只数到十呀?”“因为只有十个手指头,一、二、三……八、十。”还总是连十个指头都数不清楚,妈妈也总会坐在一旁笑着教我数数。
“我们就一天天长大,记忆里有雨不停下,蝉鸣中闷完了暑假,新学年又该剪头发。”忽然之间,好像真的就这么长大了,儿时离我们越来越远,远到记忆都模糊了。慢慢忘记了许多人、许多事,我们一天天长大,那些童真永远埋在了门前的梧桐树下,含泪告别的是故乡也是过往,是那早已触不可及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