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这个词,意思就是倒霉蛋。”这是凌晨两点钟,两位生活拮据颠沛流离的大学博士,在逼仄破落的二楼走廊中为自己目前的人生做出的总结。这一幕何其荒诞,令人匪夷所思。无奈,这却是一个冷酷的事实——大学教授十年寒窗终究比不过因侵占他人房产而一夜暴富的流浪汉,古典哲学博士被拾荒者物尽其用的哲学打动转而弃笔从商。难道脚踏实地终究比不过投机取巧?锲而不舍与生活死磕究竟是否值得?这看似是一个选择题,实则却是一项判断题。
帕斯卡尔曾感慨道:“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因思想而伟大。”人尽管生来渺小,却始终本能地为更高尚的所求而奋斗。正所谓“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生存固然艰难,可仅仅是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似行尸走肉般虚度光阴,又何以体现为人的尊严?因此脚踏实地的努力生存是对生活的尊重,不择手段的投机取巧是对生命的亵渎。
苏轼仕途坎坷,几经贬谪,他却不曾放弃对生活的信心,他寄情山水,放浪于天地之间,留下了无数千古名篇。陶渊明身处尔虞我诈的官场,尽管家徒四壁,饥寒交迫,仍坚守节操,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让他的灵魂“复得返自然”。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是很多人都望尘莫及的,足以体现苏、陶二人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正因为敬畏生命,故而不敢随波逐流;尽管粉身碎骨,却仍然拥抱苦难,初心不改。
本能的珍惜和热爱生命,才会选择认真对待生活,尽管有时生活欺骗了你,却还是珍惜生活所馈赠给自己的一切,哪怕是苦难。因此,身而为人,尽管置身黑暗,也要心中有光。深夜畅谈的两位博士,尽管生存艰难且物质匮乏,但他们拥有着知识,这便是永垂不朽的财富。故事中主人公的哥哥是悲惨的,他在生活的裹挟下,逐渐堕落沉沦。他与一位收垃圾的伪哲人相谈甚欢,交谈内容些许关乎学问,更多的则是投机取巧。他终于为他人的言语所左右,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为人的初心。他摒弃了学问,放弃了心中所求,转而去做生意,最终在这场生活的角逐中,败下阵来,向生活低了头。
三毛曾经感慨:“人真奇怪,没有外人来证明,你就往往看不出自己的价值。”生活从来都是一场属于自己的苦修,虽不能立即品尝到成功的甘露,却会历经岁月沉淀而馥郁醇香。因他人的言论而失去自我,才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敬畏生命的表现是爱惜自己,珍重自己之人才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动。因为爱,他们不敢草率对待生活;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认真经营,才能对生活充满信心,勇于坚守自我,坚定地追求心中之路。
凌晨两点的我,终究决定收拾心情,回归现实。我未来的道路将会依旧艰难,只是人生太短,不敢虚度,唯有在生活这场孤独的修行中,敬畏生命,初心不改,才能无愧自己,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