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学校以“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为引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全方位完善人才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起“精准引才,全力育才,全方位服务人才”的人才工作体系,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章往考来,谋篇布局,实施人才强校大战略“十三五”期间,学校章往考来,谋篇布局,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一)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学校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党政领导负总责,整合协调各部门工作力量,研究解决学校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学校党委、行政主要领导经常听取人才工作汇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牵头作用,认真落实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各有关部门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好人才工作。
(二)推进学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体系建设。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结合学院对人才的需求,以岗位设置为依据,科学设置岗位需求规划方案,按岗位引育人才,逐步架构起学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体系。同时,围绕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需要,多次赴全国各地高校考察,进一步明确了思路、找准了定位、掌握了方法。宏观研判,踏实肯干,树立人才工作新理念通过领导集体宏观研判,人才工作队伍踏实肯干,学校在“十三五”期间,逐渐树立了“一个利用,二个坚持,五个强化”的“一二五”人才工作新理念。
“一个利用”是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位优势:
利用学校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天津市、河北省人才政策共同支持。逐步实现了“冀津人才项目双申报,冀津人才政策共享受”的目标,解决了人才落户、子女入学等问题,让人才享受到了学校区位优势带来的红利。“二个坚持”是坚持师德为先,坚持引育并举:
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摆在首位,实行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制,把好入门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明师道,铸师德,树楷模,扬师风。以新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指导教师制度等为抓手,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宣传高校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广纳四海英才,坚持引育并举。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加强人才学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河北工业大学教师招聘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河北工业大学引进人才服务与管理办法(试行)》《河北工业大学“元光学者计划”实施办法(修订)》《河北工业大学元光学者考核评价实施办法》《河北工业大学师资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等人才引育政策。以“元光学者计划”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引育工作。
“五个强化”是强化人才强校、强化多元引进、强化服务意识、强化分类评价、强化团队发展:
在“人才强校”的理念指引下,坚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强化多多元引进。秉承“不为我有、只为我用”的人才政策,以短期聘用、兼职聘用等方式,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专家人才、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教授等近5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客座教授、顾问教授,对我校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学科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强化“为人才服务”意识,积极探索建立河北工业大学人才信息库,掌握人才发展状况,分析人才发展路径,为人才发展提供服务,让优秀人才浮出水面。对于申报国家高层次专家称号人员,人力资源处提供一对一服务,邀请专家提建议、组织人才预答辩、反复修正申报书;从每个细节出发,全方位服务人才。
强化分类评价,加强对人才的考核管理,采用校内外同行专家共同评议的方式评审校内元光学者、考核中期到期人才。对于青年人才,重点评价其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对于职业成熟期的人才,重点评价其专业领导力和影响力。注重个人成长与团队发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重参与者在团队发展中的实际贡献,突出人才对于学科发展的急需度。
强化团队发展,积极引育团队搭建跨学院、跨学科交叉平台,力争形成人才引领下的“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的良性循环;设置人才特区,给予政策倾斜,开辟绿色通道,允许优秀的创新团队负责人与学校共同拟定团队建设基本规模和发展目标后,实行团队考核,自主按程序招聘团队成员。精准引育,深耕细作,人才在工大沃土结出硕果
“十三五”期间,学校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人才工作体系日趋完善,人才工作理念已经形成,以“元光学者计划”为核心的人才引育举措取得显著成效。截止到目前,共引育元光学者321名,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实力,结出了一大批突出的教学、科研成果。
学校高层次人才数量明显增加。通过引育并举,国家级人才由元光学者计划实施前的4人,增加到现在的18人,特别是实现了学校培育国家级人才的新突破,连续培育国家级人才6人,实现了每年不间断。
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引进的人才中,从985高水平院校引进优秀博士244人,同比增长了2.2倍;从牛津大学、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等高水平院校引进海外优秀博士145人,同比增长了4.2倍,有效地优化了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促进了学校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学校的科研实力显著提升。在国家基金获批数量中,占专任教师不足15%的元光学者贡献度超过50%。学校SCI论文数量显著增加,2018年《Nature》期刊上首次刊发我校的成果就是由元光学者白国英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反映了我校“元光学者计划”为代表的一系列“引育并举”举措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我校人才引育工作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学校将继续传承魏元光先生广纳四海英才的人才理念,对标学校“双一流”建设发展目标,大力推行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广泛集聚海内外人才,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尽快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文鄢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