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工作回顾2020年,集团工会在集团党委和省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服务中心创新发展、服务职工凝心聚力、服务基层夯实基础,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以建设“东北一流、全国领先”为目标,在新时代推进长春公交改革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建功立业,开创了工会工作新局面。
(一)推进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素质提升行动”践行工会新使命突出思想引领,增强政治凝聚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党对工会的领导,引导广大职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持续强化对广大职工的理论武装,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主动融入共建共享的企业发展格局,切实肩负起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跟党走的政治责任。突出活动引领,弘扬核心价值观。加大典型人物培树宣传力度,五一期间,集中开展劳模事迹宣传,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创办“劳模大讲堂”,开展劳模先进事迹座谈会,组织劳模参观考察,引导劳模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举办“战疫情、公交美”职工摄影展,全方位、多角度记录广大职工万众一心、共抗疫情的感人瞬间;与集团党委联合举办“公交好人·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二)推进职工队伍建设,“建功立业行动”培育发展新动能以赛促学,全面搭建提升职工技术技能平台。广泛深入开展岗位技能大赛,促进职工立足岗位学本领、提技能。年内举办第13届驾驶员岗位技能大赛,集团所属10家运营单位近千名驾驶员参加;与一汽解放智慧客车联合举办新能源公交车维修技能大赛,承办长春市2020年公共交通行业驾驶员岗位技能大赛,集团职工包揽大赛前十名。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全方位深化提高岗位技能。针对今年疫情防控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宣传,使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实用的安全操作技能、优秀的安全生产文化扎根职工心中。
通过开展多形式的劳动竞赛,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东盛汽车公司杨洪涛、陆亚凤荣获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10名职工荣获长春市职业技术带头人称号。出租旅游公司师玉民、巴士公司杨冬荣获“长春工匠”;东盛公司高井凯、北达公司申春龙荣获长春市建设交通系统“建设标兵”称号;东盛公司荣获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状;巴士公司荣获长春市建设交通系统“先进职工之家”;南通公司四车队、西北公司二车队荣获长春市建设交通系统优秀五型班组;巴士公司一车队修理班荣获吉林省“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
以优促教,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效应。集团7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年内紧紧围绕提质增效、岗位创新、技术创新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活动。全年共举办技术交流会6次,服务理念创新座谈会2次,维修人员技能培训9次,劳模宣讲活动5次,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发明创造29项,其中20项已获国家专利,服务创新55项、技术创新60项。2020年,聂永军驾驶室安全门的防撞装置获长春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目前,聂永军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省级示范,并被评为省级师徒工作间;郭福生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省级示范;张洋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市级示范;王雪尧劳模创新工作室、吕世伟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市级。
(三)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权益保护行动”拓展服务新路径强化职代会作用,职工民主管理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扎实推进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广泛开展职工提案征集和“我为公交发展献一策”活动,积极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及时反映职工心声。围绕企业的经营指标、工资协商、劳模推选、双增双节、建章建制等工作,各级工会组织适时召开职代会、职工座谈会,征询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职工“以企为家、建企爱家”的主人翁责任感不断增强。
强化普惠服务能力,职工归属感日益增强。深入推进“一卡一险”工作,会员持卡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连续7年为职工购买大病医疗互助保险和女职工特殊疾病险,自2014年累计参加大病医疗互助保险职工66684人次,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险参保8149人次,共计投保657.6万元,职工覆盖率达99%,救助患病职工5014人次,职工报回492.6万元。此项工作得到市总工会肯定,集团连续6年被评为“长春市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先进集体”。深入打造服务职工阵地,加强职工之家建设,创建市级“爱心妈咪小屋”1个。全年投入近15万元为职工创建、改善职工活动室、休息室、图书室,为基层职工解决无活动阵地、组织开展活动难等问题。集团工会连续三年被市总工会评为“先进职工之家”。组织全体在岗职工实行免费体检;全年为在岗职工发放每人140元的蛋糕卡;发放春节慰问品米面油8702份;全年共投入241.6万元开展“夏送凉爽”“冬送温暖”活动,职工幸福感不断增强。
强化扶危助困力度,关心关爱职工各项举措扎实有效。全力帮扶病困职工,集团各级工会慰问病困职工和病困劳模近1000人次,发放困难补助及慰问金36.5万元,米面油645份。对于在全总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实行一户一策、一对一精准扶贫帮困,目前,集团所属国家级困难职工已实现全部脱困。发放劳模津贴18.84万元,组织10名劳模参加市级以上劳模疗休养,体现了对劳模的重视与关怀。开展“情暖六一”困难职工子女特别关爱活动,为68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爱心文具礼包。
送关爱,共坚守,抗击疫情展现工会担当。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集团工会坚决按照省市各级工会和集团党委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行动迅速、责任落实、措施细化,始终把职工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研判疫情形势,关注职工情绪,面向职工加大宣传新冠病毒防控知识,提高职工群众自我保护能力。为保障奋战在公交防疫一线职工的安全,维护职工身心健康权益,在防疫物资极为短缺的情况下,集团工会积极拓展购买防疫物资和防护物品渠道,工会共投入128万元,为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线职工购买口罩18万个,一次性手套7.9万副,酒精6.2吨,消毒液21吨,测温仪210个,大型喷洒器2个,走访慰问人数42000余人次。各级工会组织密切关注一线职工心理思想状态,为职工定举措、稳人心,鼓干劲、强信心。同时走访慰问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职工家属,了解家庭存在的困难并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开展为职工发出一封慰问信活动,把牵挂和温暖传递给全体奋战在一线的职工。针对贵州公交坠湖事件,各级工会积极开展驾驶员心里疏导工作,保证驾驶员心情愉悦上岗行车。
(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品牌打造行动”释放工会新活力丰富载体,职工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充分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利用广泛开展职工感兴趣的寓教于乐活动、大型文体活动着力构建具有新时代特色、富有竞争力和创新活力的企业文化,凝心聚力,构筑企业精神。先后举办“幸福公交杯”职工篮球大赛;“和谐公交杯”职工羽毛球大赛。举办“闪耀讲台,筑梦公交”好讲师大赛,打造集团讲师队伍。推送选手参加全国“好讲师”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南通公司梁罡荣获全国十五强;南通公司杜娟娟、教育培训中心徐晶、宁美琪荣获全国六十强,集团荣获“最佳组织学习卓越奖”和“中国公交大学讲师孵化基地”称号。各基层工会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共60余次。积极参加全市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集团羽毛球队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全市企业组亚军,篮球队获得二等奖,足球队进入“春城杯”8强,进一步扩大公交影响力,彰显公交职工良好精神风貌。
打造品牌,服务社会展现公交良好形象。创新“主题文化车厢”内涵,深入打造“暖车厢工程”,市总工会为集团制作爱心小棉垫10400个,为暖车厢工程添砖加瓦。各级工会组织动员广大一线驾驶员充分利用主题文化车厢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打造“防疫宣传”主题文化车厢。及时总结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媒体进行推送,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带头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组织各级工会围绕以“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为主题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与街道社区联谊共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塑造公交良好形象,先后开展了“学雷锋活动”、“爱心缘奉献爱心”、“北达.爱志愿服务”、“关爱老年人乘车安全”、共建“爱心驿站”、“爱心送考车”等多项公益活动,得到了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市民的高度赞扬。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的工作,工会所有成绩的取得是集团党委和上级工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集团各级行政部门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工会干部和广大干部职工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集团工会向一年来关心支持工会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级干部、广大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工会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工会干部理论水平和创新力有待提高;基层基础薄弱、活力不足的短板还需进一步补齐;部分基层工会挖掘典型、选树先进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对于这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1年工会工作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始之年,更是集团全面实现良性快速发展的腾飞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集团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找准工作着力点,勇于承担新使命、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2021年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委领导,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年度中心工作,立足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坚持“服务发展、普惠职工、夯实基础”的工作主线,团结动员和带领广大职工全面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
2021年集团工会具体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始终坚定工会工作政治方向,强化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各级工会组织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理论自信和工作自信。深入研究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常态、新挑战,找准工会在服务集团工作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落实党对工会工作的要求,更好地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
建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机制。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教育,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做好模范代表人物的培养挖掘选树工作。运用职工熟悉的语言和发生在身边的事迹,深入浅出做好主题宣传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精神、职工文化,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敬业精神。
(二)着力开展建功立业活动,团结凝聚职工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引导广大职工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建新功、立新业、普新篇。推进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节能减排等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继续做好“长春工匠”等评比推荐选树,发挥工人阶级的首创精神,深度挖掘蕴藏在职工中的创造创新潜能。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选好、配齐带头人,围绕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和导师带徒等方面开展工作。
加强技能培训,培养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以竞赛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技能型职工”活动,总结经验做法,丰富竞赛内涵,创新形式载体,不断提升职工参与率和受益度,推进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重点的“五小”活动,着力提高职工队伍技能素质,积极培育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发展增添智力支持。
(三)健全维护和服务职工工作机制,不断提高职工幸福指数强化民主管理,落实职工民主政治权利。认真贯彻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确保职代会各项职权落实,努力形成源头关爱职工的态势,不断完善厂务公开内容和形式,广泛开展征集职工提案和“我为公交发展献一策”活动,畅通民主渠道,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做好常态化服务,完善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当好职工娘家人。坚持以建好服务阵地,做实服务项目,坚持以职工为本,建设温暖职工之家,加大普惠性服务力度,持续推进“一卡一险”工作,继续为职工发放生日蛋糕卡、春节期间为广大会员职工发放一定数量的节日慰问品,增加职工的幸福感。积极做好“夏送清凉、冬送温暖”“金秋助学”“一年四季送关怀”活动。增强服务职工的针对性,对劳模、工匠、先进人物多关心、多帮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努力拓展帮扶功能。在传统帮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工会资源,努力帮助困难职工走出困境。
强化劳动保护工作,充分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加强职工心理关注和心理疏导,积极开展职工安全生产教育,营造重视安全生产氛围,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自我防护能力,全面参加好“安康杯”竞赛活动,组织和发动职工寻找身边安全事故隐患,查堵安全漏洞,强化职工安全监督检查,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大力构筑职工“安全网”,让全体职工享有幸福感的同时,更拥有安全感。
(四)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加强职工爱企教育,用先进企业文化引领凝聚职工,增加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创新职工文体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开展更多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的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鼓励、支持各级分会之间开展富有意义的联谊活动,增进职工间的交流和友谊,各基层工会要因地制宜组织小而精、职工欢迎、富有特色的文体活动,用健康向上、提振精神的文体活动传播文化、凝聚人心、打造品牌、塑造形象。
(五)着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固本强基夯实工会干部队伍优化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走进职工,建立对基层工会的年度考核机制,健全工会和干部联系职工群众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全面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工会干部自身建设,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工会干部队伍,进一步提升做好工会工作的本领和能力。加强工会财务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把有限的经费用到职工身上,确保工会经费使用依法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