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 - 《西安科技大学报》
我的职业我的爱
作者:李力
本文是作者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自述,讲述了自己四年的教育教学经历和感受。作者强调了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高校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品、人品和学品。文章中提到了作者在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授课的经历,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走过了教育教学四个春秋。回首从教四年的历史,弹指一挥间。从小小讲台到实验室,从教书授业到育人论道,从教师主导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们入学、求学到圆满毕业,深感作为一名大学老师的责任与担当。四年,在教路上不断求索、学习、实践和成长;四年,载满我教育教学生涯的艰辛与欢乐。
记得四年前自己博士毕业进入西科大工作,参加了众多教学类培训。到校后的第一学期,自己的教学任务很重,每周有四天教学课程。为本科生上的第一节课就是面对卓越班,当时心情非常激动和忐忑;经历了几个年头,现在的心情已平和了很多,教学工作已经从容不迫。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酷暑严寒,边教学边自我学习,教学相长。一路走来,风雨兼程,酸甜苦辣,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尝遍过后,愈来愈热爱教师职业。
这几年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有了很大变化,为教师职业的人性光辉自豪。深感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它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重任,影响着人的成长成才,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是授业、解惑的“经师”,更要是传道、育人的“人师”,必须在师品、人品和学品上率先垂范。
四年来我已经为本科生讲授了六门课程,指导学生参加了多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评教成绩优异,课堂教学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参加的各类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皆获得了奖励荣誉;逢年过节,经常收到许多毕业生的祝福短信。深感只要勤奋,只要用心,只要执著,就会采摘到绚丽的智慧花朵,就会筑起桃李芬芳满天下的大厦。
新时代对教师素养和品质有新的要求,这里就此谈几点
感受。
一要具有高尚的师品。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他的师品堪为人师。要做学生的向导,在学业上精心点传;更甘做人梯,让学生踏在自己的肩膀上向科学高峰登攀。面对名利的诱惑时,教师需要具有坚守岗位、不忘初心、干事创业、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和心理定力,才能担负起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重任。
二要具有高尚的人品。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灵的呼唤。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他的人品堪为楷模。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谦逊诚恳,乐于助人;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三要具备高尚的学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高校教师要继承优良传统,自觉抵制学术失范行为,在学术道德建设方面率先垂范。要做到学品高尚,就要尊重知识,善于学习,吸纳众长,储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前沿。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师品、人品、学品,才能铸就良好的师魂,才能树立崇高的师表形象,才不枉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在业务方面,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感只有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后, 在欣赏别人的教学科研成果时才能看出其中的“门道”,把它用于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素养,并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开拓和创新,取得新的成果。
本次新冠疫情期间,新学期伊始学校不允许返校,我的课程只能网上授课。前期身处老家,环境嘈杂,为了给学生营造安静的授课环境,每次上课自己搬着电脑,拿着小板凳跑到野外麦地里进行网络授课。寒风萧萧,在冬季的户外把软件课讲的不亦乐乎。后来老爸经常说,没想到大学教师也这么不容易。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执着。为教育奉献一生的父亲曾教导我: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老师更是如此。这可能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吧。
今天恰逢教师节,收到了许多学生的短信祝福,非常开心。看到我所带的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能有好的发展和归宿,内心感觉非常欣慰。
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不忘初心。高校教师,我的职业,我的爱。 (测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