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交院报》

编者按: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大一更是整个大学乃至人的一生打基础的时期。但是,几乎历届大一新生在进校后都对大学生活有着或多或少的不适应,表现在学习方式、专业认知、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等方面。
随着“90后”一代的入学,大学开始进入“90后”时代。他们以“非主流”的强势姿态,冲击着固若金汤的传统观念,张扬独立的个性刺激着一部分人的视觉感受,但他们在高度自我的同时还具备了很多“70后”“80后”所没有的素质。他们是否也会对新的环境产生不适应、遇到对大学的困惑与迷茫?怎样才能引导他们更好适应大学生活、正确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这些都是本期报纸关注的焦点。

精彩大学,从大一开始

【新生万象】
我的大学谁做主?

作者:熊妍  记者    
2010-10-30     浏览(175)     (0)

大一新生王同学反映在大学感到空虚和迷茫,找不到方向,记者团调查发现这种现状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主要问题包括学习方式不适应、专业认知不清晰、人际关系不协调和未来发展不规划。新生需要调整自己,找到新的目标和动力。







  日前,本报编辑部收到一封来自我院大一新生王同学的邮件,向我们讲述了他目前的现状和困扰:“进校快两个月了,我却总感觉空虚和迷茫、找不到方向,周围的同学也常常有这种感觉,想通过考证、社团等来充实自己,忙得团团转却不知自己到底在忙什么;有的同学干脆变身为‘宅一族’天天呆在宿舍睡觉、上网;还有的甚至整日流连网吧、夜不归宿……大家好像想用这种方式来麻痹自己、抗拒心里的迷茫,过后却又更加的空虚”
  接到邮件后,记者团的同学们在我院及周边各大高校进行了调查,发现王同学的问题并不是个案,这种现状普遍的存在于各大高校之中,经过分析整理,大一新生的不适应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方式不适应告别传统的应试教育,很多新生不适应大学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不知道该怎么学习。记者了解到,很多大一新生觉得老师讲课太快、一遍就过,教学模式的改变让他们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而且大一的课程文理兼修,学起来略感吃力,课余也不会主动学习,总觉得大学空余时间太多课程太少,不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从而开始怀疑上大学的意义……专业认知不清晰据调查,很多大一新生报考时对专业并未多做研究,还有些是被调剂的,对自己的专业并不十分了解。而且大一多是公共基础课,很少接触专业知识,从老师、学长口中了解的也不尽相同,所以对自己的专业还是相当的困惑。有一部分同学甚至因为不了解、不喜欢,而对自己的专业提不起兴趣,也就更加迷茫。
  人际关系不协调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年的新生绝大部分都是“90后”,从小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生活环境的改变让他们不时感觉到孤单。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感情丰富而敏感,刚入大学,往往会产生既不愿轻易向人表露心迹又迫切需要与人交往的心理矛盾,有些同学甚至存在沟通困难。其实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如何协调处理好各方关系是很多新生面临的难题。
  未来发展不规划大一新生缺乏对未来学习、生活规划的问题在本次调查中比较突出。高中时读书的目标非常明确———考大学。一进大学,却好像失去了学习动力。调查中,很多新生向记者反映觉得大学的空余时间太多,常常觉得无所事事,不知道怎样过才能更充实。这些学生通常需要进行一段长时间的摸索和适应,才能从彷徨迷失中找到自己,建立目标。
  面对上述困惑,如何调整自己、在大学演绎新的精彩,大一新生,需要在很多方面做好准备。因为大学起跑的号令已经鸣响,就看谁最先冲破迷惘,找到新的目标和动力,谁就能冲到队伍的最前端,成为大学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