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3 月 4 日至 11 日,2021 年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这一重要节点召开全国两会意义非凡,举世瞩目。我校师生积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收听收看有关两会报道,持续关注两会动态,就两会相关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一附院院长施秉银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我们要做好医疗卫生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把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主要问题梳理清楚,通过科学研究、联合攻关解决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健康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法学院院长单文华教授表示,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期扎根西部从事教育事业的海归学者,他对国家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倍感振奋,对“十四五”规划的深化教育科技体制改革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宏伟蓝图充满期待。“政府工作报告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令人信心倍增!”能动学院副教授琚亚平对“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期待,
“‘十四五’规划及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审议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在大有作为的新发展阶段,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选派挂职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扶贫副县长的朱荣锋倍感自豪与振奋,“国家在高校招生政策上继续给予倾斜和支持,能让脱贫地区更多的学生通过教育走出大山、摆脱贫困,彻底阻断贫困的代际相传,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一名一线扶贫干部,我将立足岗位,认真思考、精心谋划,依托学校在教育、人才、产业、医疗等方面的优势,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用实际行动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机械学院教授陈小明更关注两会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作为新时代受西迁精神鼓舞的高校教师,我们更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坚持研究与转化并进、使命与务实同行,力争实现所在领域内引领性原创成果的突破,在新的发展征程中为科技创新添砖加瓦。”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奋进新征程。”2020年“最美高校辅导员”之一、学生处少数民族辅导员库来西·依布拉音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她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能,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载体和途径,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育人全过程,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走心的引导、尽心的服务、暖心的管理,培养具有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的一代新人。
公管学院硕士生王甜谈道,身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这片热土,要静下心来多读书多思考,在研究中解释中国特色,剖析中国治理体系,同时联系社会,走出“象牙塔”,结合所学到实践中去锻炼,发挥好专业知识,提供专业的分析,为国家治理、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仲英书院本科生叶尔扎提·努尔德别克表示,全国两会的召开让大家感受到了两个信号:底气与信心,定力与决心。过去的一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一个个坚实的步伐。
“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国家的发展一定会蒸蒸日上。我作为西迁新传人,也要努力学习,争取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
2018 年参军入伍学生、管理学院本科生高润钦 2020 年 12 月才从边防一线退伍复学。他表示戍守边疆两年多,身处南疆贫困地区,亲身感受到了脱贫攻坚为当地人民带来的切实好处。如今重新开始大学生活,也看到两会对于高等教育、西部教育的诸多关注,深感未来的学习生活大有可为,定将珍惜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刻苦钻研,早日投身于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
来 自 埃 塞 俄 比 亚 的 博 士 生 高 山(ALEMAYEHU DEREJE GOBENA)谈道:“两会让我了解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赞赏中国政府为减轻地区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所作的努力,我会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卓有成效的发展。”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