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华师范大学 - 《西华师大报》

孤勇的她

作者:法学院 赵丽月    
2020-11-15     浏览(130)     (0)

总有人在最初就显得与众不同。

第一次在宿舍见到她,天已经黑了。初来乍到、满心忧愁于大学生活的我们没有想到她在一个人的长途跋涉后还能保持那样灿烂的笑容。原来一整日的舟车劳顿于她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她从小就学会了在不同的城市中来回奔波。看着她云淡风轻的神情,又想起众多亲友相送的自己,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我花了很长时间让自己平静下来,努力让脑海过滤掉周围对新生活的埋怨之声。当我们还在悲伤和无措中辗转反侧时,她早已无忧无虑地将学校都走了个遍。于是我们说也要找机会去逛逛,结果又总是因为“没有空”“找不到伴”等一推再推。和她相比,我们都少了一份“走出去”的勇气。

但“与众不同”有时又会变成“格格不入”。我们计划中悠闲的周末,几乎全都被她用在了图书馆,因此她也就自然而然地忘记了要跟我们聚餐。我们羡慕其他寝室的全员出行,她的来无影去无踪让我们很难有聚齐的时候。我们的步调实在有太多不一致,可回头再看,她好像也没有什么大错。反倒是一味追求“抱团取暖”的我们显得有些弱势——我们害怕孤独,不愿意成为落单的那个人,在日复一日中,差点失去了自己的灵魂。我们想要紧紧抓住身边的朋友,而她从来就没有这样的烦恼。尽管她不常与人结伴而行,但她的周围不乏友人。看到这样的情形,我才开始明白,我们的“紧紧”抓住,到后来,原来不过是“仅仅”抓住而已。我们患得患失,而她悠然自得。在人海中保持真我,同时又不虞单枪匹马,因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交到朋友的本事,这显然需要更大的勇敢和自信。以此看来,这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勇气”,而是来自内心更深处的、一种收放自如的,“无畏”。

这种无畏让她总是充满活力和热情,想要做什么,在脑子里过一遍就拿定主意去做了。自我说服的过程短暂到让我怀疑她是否真的把这件事情弄明白了。然而事实证明,大多时候都是我在白担心。参加国旗班、报名演讲比赛,她分明都有很不错的表现。后来我渐渐明白,不是她考虑的时间太短,而是我考虑的时间太长,以我的标准去衡量她的做法,的确是会产生矛盾。在抉择时候,我总是告诉自己要三思而后行,结果“三思”之后往往就没了下文。我一直在等待一个改变的机会,结果机会到了手边又总是犹豫不决。她的果断让我觉得自己的“深思熟虑”瞬间黯然失色。这不过是我想要蜷缩在舒适圈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原来,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从不把时间浪费在犹豫之上。

所以尽管我曾认为她是一个很奇怪的人,到最后也不得不改变看法。现在想起她,心中更多的都是钦佩。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她,我想“孤勇”是很恰当的。这“孤”不是“孤独”,而是耐得住寂寞的恒力,是随波逐流中的一抹清奇颜色。这“勇”不是莽撞之“勇”,而是决绝之“勇”,有着与过去就此别过的魄力和要开拓出一片新天地的气势。她就是以这样的一腔孤勇,一步步地说服自己,也说服了他人。

“想去就去吧,不必害怕,这正是好时候呢!”

我想起她说过的这句话,看着“是否参加竞选”的页面,在片刻的思索后,郑重地按下了“确认”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