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师大报》

露天电影

作者:□陶家柳    
2020-10-15     浏览(123)     (0)


去年 9 月的一天晚上,我居住的小区又在小区广场上放映露天电影。天刚擦黑,小区的男女老少就欢聚在广场,等待着电影开幕。物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仅预先摆好了观影的小塑料凳,还在场外切好了西瓜,并给观众免费提供饮料,现场烧烤香肠则吸引了一众小孩排长队,翘着小脑袋等着领取香肠。观众一边吃着西瓜,喝着饮料,一边兴高采烈地看电影。

看着眼前的情景,少年时在农村看露天电影的情景马上回到了脑海中,历历在目。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农村放映露天电影,但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露天电影的黄金时代。那时节,农村几乎没有人家买得起电视机,收音机都是稀罕物,看露天电影几乎就是村民们唯一的文化娱乐活动(在赣东北的鄱阳、乐平、万年县农村,偶尔会有赣剧演出,虽然吸引了大量铁杆戏迷,但毕竟难得一看),只要哪个村晚上放电影,消息一经传出,就会迅速传遍四邻八村。消息传递的方式也很落后,当时公家的电话还极为稀少,一个大队只有一部手摇电话,几乎没有哪个家庭安装电话,传递消息的途径只有口口相传。有一次,我们村里放电影,我站在乐安河大堤上,声嘶力竭地呼喊嫁到大河对面村庄里的姐姐来看电影,河面较宽,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通知到姐姐。现在有句戏谑语讲“通讯基本靠吼”,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

每到放映的日子,天还未黑,公社放映员就在宽阔平坦的晒场上栽下两根长竹竿,幕布四角绑在竹竿上,银幕就算拉好了。放电影的村庄里的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还不等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小孩就兴奋地搬出家里的高凳,到晒场上占好位置。外村的人来得晚,又没有凳子坐,只有站在后排。有时候看电影的人太多,银幕正面站不下,那就只有站在银幕的背面,观影效果自然不怎么好。但是,对于有些年轻人来说,看电影,其实是第二位的,他们主要是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邀朋友去聚会聊天,或者少男少女谈情说爱,加深感情。可以说,露天电影成就了不少美好姻缘。

由于那时我国拍摄的影片不多,常年就是翻来覆去地放映《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闪闪的红星》等那么几部影片,经常是甲村刚放过《地道战》,乙村又放映它,指不定下次丙村还是放映它。同一部电影看多了,有些电影中的情节甚至台词,观众都能牢牢记住。《地道战》中的“高,实在是高”,《南征北战》中的“兄弟,看在党国的份上,向我靠拢,向我靠拢”,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台词,几乎可以脱口而出,往往是电影里的角色刚开口,观众就绘声绘色地跟着说。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几乎没有文化生活,除了打扑克,一个村子一年中难得放映一场电影。因此,仅仅在村里看电影,远远满足不了村民,尤其是年轻人的观影欲望。于是,到别的村子看电影,也是乐事一件。为了看到一部好片子,年轻人往往不惜徒步几里路。天气晴好的时候,区区几里路当然不在话下。有一次,我们公社所在地放映一部新影片,不巧的是傍晚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大雨了,可是,为了一饱眼福,顾不了那么多,我们几个小伙伴兴匆匆地赶往5里地外的公社集镇。等我们看完电影,返家的时候,天早已全黑,农村的土路坑洼不平,我们冒着倾盆大雨,高一脚低一脚,在泥泞的道路上往回奔。更糟糕的是,天上闪电不停,时不时“砰”地一声炸雷,似乎就在头顶上响起,把我们吓个半死。平时不长的5里路,这时觉得远不止5里,恨不得一步就回到家里。

看露天电影的最好季节是春天和秋天,因为夏天室外蚊子多,冬天则气温低,冷得受不了。记得在北师大读书的时候,我居然看过一场露天电影。在学校操场上,那时虽然还没到冬季,但北方的夜晚,气温还是较低的,寒风刺骨,我称它为“刀削面”,把人冷得够呛,需不停地蹦一蹦以取暖。当晚看过的电影名字忘掉了,但看那场电影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我校原副校长蒋凤池也写过一篇回忆文章,绘声绘色地描述他在江西井冈山大学时期看露天电影的情景。那天晚上,室外下着大雪,师生们撑着伞,抵挡飘飘扬扬的雪花,可挡不住阵阵寒意。当天放映的电影是一部正在热播的新片子,城里人已经先享受了,江西师范学院在南昌时,属于江西省电影公司管辖,近水楼台先得月,总是能及时看到最新的影片。更名为江西井冈山大学后,学校从南昌搬迁到偏僻的井冈山拿山办学,拿山在井冈山脚下,这里原来有一所乡村中学,规模并不大,其实并不具备办大学的条件,教学楼已不够用,更别提大礼堂,也享受不到便利的观影条件了,师生只能看露天电影。为了满足师生的迫切愿望,学校动用了各种关系,好不容易从南昌的江西省电影公司借来了拷贝。电影情节十分感人,因此,再冷也能忍受,师生们硬是在飘雪的寒冷的冬夜,打着伞站着看完了电影,很多人还流下了热泪。

在电脑极为普及,几乎人人拥有智能手机的当下,观看电影已经极为便利,在手机上随时随地都可以看电影。或者约上三五好友,在高档电影院小包间看电影,没有了吵吵嚷嚷,没有了风吹雨打,3D 或 4D 画面极为逼真,当然显得高端。但我觉得偶尔看一场露天电影未必不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对于 40 岁以上且在农村长大的人来说,观看露天电影永远都会是一种幸福的回忆。

(作者为档案馆前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