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建筑通讯》
“年”的本质
作者:■文/杜冬(二公司)
2021-02-01
每天必经的花卉市场,这些天新进了黄灿灿的年桔,附近超市里,也把红彤彤的对联和福字摆在了入口最显眼的位置。深圳,这个移民城市,年味儿逐渐浓了起来。
关于过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敬灶神和放炮仗了。腊月二十三,母亲要烙上三五个圆饦饦馍,供奉在灶台上,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在我们那里,饦饦馍也能让灶王爷嘴甜一些。祭灶神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屋里屋外,祈愿家人住的舒服,健康得到保障。再有就是放炮仗了,我们那里是春节期间燃放五次。小年夜、除夕夜、初一早上、破五早上、元宵节晚上。放完炮仗后,要将通红的炮仗皮儿留在第二天再扫掉。人们相信,一地通红的炮仗皮儿,可以将灾厄拒之门外,象征着吉祥安康。
等到有了些知识积累后,我们开始了解到,这些盛大民俗背后寄托着什么。旧时,祖先们缺医少药,要与自然灾害斗争、与野兽疫病斗争,春节民俗本身,最大的意义仍在于驱除灾祸疫病,企盼丰收顺遂。
再到了这个不平凡的年份,新冠肺炎疫情击碎了亿万中国人的阖家团圆,人们对陆续收紧的返乡政策产生了较大的抵触,但这种抵触终究变成了对于政策的理解和对家人的关怀。
人们开始理解,面对严峻复杂的防疫形势,农村地区落后的医疗环境和薄弱的防控网络,极难抵挡住庞大返乡群体带来的压力。
于是,亿万中国人达成了空前共识,留守异地抗击疫情,成了呼应传统民俗的特殊形式。过年的形式变了,可“驱邪禳灾、除旧布新”的美好愿景却依旧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