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石油报社 - 华北石油报
破解 “老区增储上产之问” 的华北方案
(上接第一版)推动油田产量“节节攀升”。以大王庄油田为例,运用油藏单元分析法对已开发油藏进行精细解剖,准确揭示了岩性油藏成因机制和复式油藏富集主控因素,指导大王庄构造带整体再评价获得重大突破。近5年,大王庄油田累计新增探明储量与原储量相比增加1.5倍,原油产量由24万吨上升至2020年的47万吨,年产油量实现反转式增长。
“油藏单元分析方法”这一理论成果,不仅丰富完善了含油气盆地油气运聚单元序列,同时为准确揭示复式油藏特征及成因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高勘探程度阶段富油区带整体再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方法创新添利器,核心技术填补行业空白
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整体勘探程度高,中小规模岩性地层油藏是剩余潜力的主体,如何高效探明此类剩余油气资源,是当前油气勘探面临重大挑战之一。如果这一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对稳定东部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方法新则困局破。“十三五”期间,油田公
司直面迎接挑战,聚焦瓶颈问题,创新形成了以“三重一整体”(重新开展成藏条件研究、重新认识区带富集规律、重新评估剩余资源潜力、评价建产整体部署实施)为核心的富油区带整体再评价工作方法,在17个优选富油区带实施后,均实现新发现新突破,形成蠡县“宽缓斜坡带”、大王庄“复杂断块区”、束鹿西斜坡“上坡找油”和阿南洼槽“下洼找油”等一批教科书式的整体再评价的经典案例,还制定发布企业标准 1 项,填补了行业技术规范“空白”,为富油区带整体再评价工作在股份公司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富油区带整体再评价是传统滚动勘探开发和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方法的创新,是实现老油田增储上产的新途径。通过技术攻关,授权受理发明专利8件,形成了以“油藏单元分析法”和“高勘探程度阶段岩性地层油藏精细评价技术”为特色的配套技术序列,为精细勘探开发老油田、富油区带富集规律实现新认识提供技术支撑。
管理创新激活力,提高整体评价建产节奏
油田公司创新管理方式,一体化推进评价
建产工作,进一步加快资源高效探明节奏,实现了储量向产量快速转化。
在富油区带整体再评价实践中探索形成“三统一”“三结合”管理模式:“三统一”即“统一下达任务、统一资金调配、统一部署实施”;“三结合”即“厂院相结合、科研生产相结合、地质工程相结合”,保障以“增储建产一体化”“地质油藏一体化”和“新区建设与老油藏二次开发一体化”为主体的“三个一体化”工程的高效运行,提高了整体评价建产节奏。
值得一提的是,束鹿西斜坡通过实施整体再评价,创新构建地层超覆油藏模式取得重大突破,带动晋45老油藏综合调整调和二次开发。近两年,新增探明储量和建产能成效显著,原油产量由16万吨有望上升至30万吨,有利推动这个区带高效增储上产和老油田稳定发展。
规模推广效益佳,增储上产实现量效齐增
技术优则效益增。“十三五”以来,油田公司通过在17个区带全面推进富油区带整体再评价工作,累计新增探明占同期探明储量的
75.2%,同时储备了乌里雅思太、哈南等多个规模储量接替区带。新建产能的平均新井单井产量位于行业较高水平,特别是在蠡县斜坡、大王庄、束鹿西斜坡等多个地区的岩性地层油藏整体评价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新发现,推动了油田产量走出锅底,为产量连续三年上升提供资源保障。
5年来,油田公司累计获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奖4项、授权或受理发明专利8件、形成以“油藏单元分析法”为特色的富油区带整体再评价配套技术序列,指导了复杂断块区、斜坡带和洼槽区等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的一批岩性地层油藏精细评价不断取得新发现和新突破,标志着华北油田“十三五”富油区带整体再评价攻关应用实现了再升级。
实践证明,油田公司通过全面推进富油区带整体再评价,发现了一批规模可动用储量,对原油生产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做出突出贡献。而富油区带整体再评价工作方法及配套技术序列给出了一套高勘探程度阶段精细勘探解决方案,不仅适合断陷盆地,对于同样具有复式油气聚集特征的其他类型含油盆地也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