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贵州医科大学 - 《贵州医科大学报》

在 路 上

□ 祝伶俐

2018-10-30     浏览(178)     (0)

       题记:乾坤不老,日月无伤。巍巍学府,傲立寒霜,耕耘八旬,医道大光。持中秉正,与时谐行。

走到校史馆不禁感慨万千,遥想八十年前,学校前身贵阳医学院建校伊始正是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攻占华北,沦陷区学生纷纷失学,部分学生流亡到战略大后方西南地区,教育部结合当时的国情在贵阳建立贵阳医学院。创业维艰,能够站稳脚步离不开老一辈医学专家出色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忘我的工作精神。首任校长李宗恩,以其先进的教育思想、卓越的学术成就、高度的民族自信、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坚定的信念,与灿若星辰的创校先辈一道,筚路蓝缕,穿荆度棘,为学校建立了高起点的发展平台。前辈们为学校图强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他们的高尚人格、道德操守、学术风范和敬业精神,堪称一代楷模。

经过近八十载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呈现出大展宏图的美好前景。贵州医科大学已是拥有两个校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之一,贵州省唯一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唤;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是啊,人生不就是在行路?我们一直都在路上。行走在这人生之路有沟壑坎坷与悲情心酸,也有对成功与辉煌的憧憬与向往。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尽相同,但成功与失败、辉煌与平凡的不同际遇却是来源于心境,心境是人生态度。对待人生,我们必须以一种坚定的信念与宽大的胸怀。只有如此才能在路上有一种幸福的状态,在路上才能收获成长,对于人生价值实现的载体——事业,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对待事业态度也是如此。

时间如白马过隙,转眼迎来学校八十华诞,时间就在每天忙碌充实的工作中逝去,对于时间与人的关系,记得有这样一段论述:“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但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淌继而过,人只是身在水中,不觉水流。”时间走过,学校也在时间的凝练中迎来了一轮新的跨越式发展,正在为实现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不断努力。面临改革前进中的问题,贵医人没有因害怕而退缩,面对改革发展中取得的成绩,贵医人也没有因知足而止步,因为贵医人深深地懂得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没有退路。因为贵医人已经铸就了一座以“精诚团结,善谋实干、知难而进、创新发展”为核心精神的长城。

这些年我们学校办学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大气。一方面学校注重各方面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教师队伍越来越壮大,教师职业技能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校的办学方式和办学理念更加灵活多样了,高速高效地建设新校区,加强学校学科建设、内涵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等。在贵医这个大家庭中,伴随着它的发展壮大,我也在不断发展完善,因为我的事业是以贵医为依托的,没有她的发展,也谈不上我个人的发展,更谈不上人生价值的实现。从加入这个大集体至今,作为一名辅导员一直享受到集体的关怀。党的十九大召开,新的征程号角已吹响,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如果说 100 多年前梁启超喊出“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时代,是“青年苦闷彷徨上下求索”的时代,那么今时今日就是“青年站在高起点上踌躇满志无限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今天的青年学子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我们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在以后的工作征途上我将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尽最大努力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服务。

回顾学校近八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2018 年,是贵医八十周年校庆之年,每一个贵医人都倍感光荣。八十年风雨兼程,八十年的励精图治,八十年的物换星移,八十年的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我想每个贵医人都会细细品味那些曾经走过的岁月,在心里面绘成一个画面,一幅贵医人广阔的蓝图。路是延伸的希望;路是牵挂的远方;路是必须面对的抉择;路是心底时隐时现的梦想。因为我们都有理想,因为我们都在路上,因为我们都要奔向美好的前景,我们应该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精诚团结、凝心聚力,为贵医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心手相连、荣辱与共、共谋发展!人生易老,医大精神不老;物换星移,赤子情怀不改。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福医科大生日快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作者系运动与健康学院教师)

1、1953 年起,凡是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等正式职工,经组织批准可离职报送到高等学校学习,称调干生。

2、“三年困难时期”或者“三年自然灾害”,指中国从 1959 年至 1961 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