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飞行学院报》

流沙河先生和中飞院的缘

2019-11-30     浏览(233)     (0)


2019 年 11 月 23 日下午三点四十五分,流沙河女儿给四川省作家协会发去短信,确认流沙河于今天下午三点四十五分去世,走得很平静,享年 88 岁。

流沙河(1931 年 11 月 11 日 -2019 年 11 月23 日),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学者、书法家。1931年出生于四川金堂,本名余勋坦。主要作品《就是那一只蟋蟀》《理想》《故园别》《游踪》《锯齿啮痕录》《庄子现代版》《流沙河随笔》《Y 先生语录》《流沙河短文》《流沙河近作》等。

1949 年,流沙河以最高分考入四川大学农化系。

1950 年,他出任《川西农民报》副刊编辑。此后又调入四川省文联,任创作员、

《四川群众》编辑。1996 年,从四川省作协退休后,流沙河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每日读书、写字。2009 年开始,流沙河在成都市图书馆开始固定讲座,讲宋词、论诗经、说文解字。

1944 年,彼时的中国进入反法西斯战争关键时期。为扭转战局取得胜利,需要在四川腹地紧急修建可供 B-29 远程轰炸机起降的机场,正是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年仅 13 岁的流沙河便在学校组织下来到广汉机场参与修建。

碎石、铺路、拉碾……无数的努力让广汉机场于 1944 年 4 月顺利竣工,也同时成就了那段艰苦而又辉煌的岁月,为保卫中国地区领空与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这段报效国家的特殊经历,让家国情怀深深扎根于少年流沙河心中。

2015 年,流沙河老先生为中飞院石碾广场手书“石碾铸魂,丰碑永在”的主题铭文,也是反映中飞院石碾广场所代表的抗战文化与民族抗争历史。字短情长,这八个字承载着历尽时光也难忘的回忆,传递着流沙河老先生的深情。

历经 75 年光阴流转,已是耄耋之年的流沙河老先生再次回到这片红色土地。石碾广场、中飞院广汉机场……老先生走进了时光,走进了情源。75 年后的今天,曾经蹉跎的岁月已然焕新。此刻他所站立的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由泥土砂石铺筑的简陋机场,现在已摇身成为经混凝土加工的 4C 级机场。

而这片曾孕育了和平希望的红色热土,如今也已成就出中飞院这所昂扬发展的民航高等学府。作为历史的亲历者,流沙河老先生用他曾垒过广汉机场跑道基石的手,为中飞院写下了“飞向蓝天,飞向梦想”的祝福。中飞院与老先生的缘分永不会说“再见”。

□大学生记者团 张语嫣 罗浩文 张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