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飞行学院报》

我深爱祖国的蓝天 !

——再访两航起义亲历者沙金玉

2019-11-30     浏览(170)     (0)

11月8 日,纪念“两航”起义7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会见与会代表并与大家合影留念。会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向“两航”起义人员及家属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他强调,要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继承和弘扬心系两岸的赤子情怀,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1月8 日, 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在主持纪念两航起义 70 周年座谈会时强调,党和国家对两航起义人员的关心关怀,是对民航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全行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两航起义宝贵精神,奋力推进民航强国、交通强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

沙金玉就是这支光荣队伍中的一员,也是中飞院唯一一名健在的“两航”起义人员。

11月8 日,两航起义70 年周纪念日的前一天,中飞院党委书记李汉成,党委常委、宣传部、统战部长刘英一行,来到沙金玉的家中,转达了学院党委的关怀和问候。沙老早早地就来到门口迎接,90岁高龄的他精神矍铄,目光炯炯。

“老早就听说你们要来,我就提前买了这么几盆花摆着,浇了几天水,你们来了正好看花开。”沙老热情地招呼着,“你们来了,我高兴啊!喜上眉梢!”

李汉成为沙老送上了慰问品和纪念册。“明天就是两航起义 70 周年了,这是震惊中外的一次爱国主义壮举!您是中航起义人员,是中国民航的奠基者啊!”

接过李汉成手中的运 -5 飞机模型,沙老非常开心。

“这可是我的老朋友啦!”他小心心翼翼地将飞机模型摆在空调柜机上,还在飞机的正下方放上了一盏条形灯,

“你们看,灯亮了,飞机也起飞了!”沙老爽朗地笑着,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年,蓝天梦伊始的地方……

2




1948 年,北平。时年 18 岁的沙金玉,刚从北京育英中学高中毕业。一个晴朗的下午,沙金玉正在图书馆里翻看报纸,一则中国航空公司招收机务人员的消息吸引了他的注意。

“我的父亲、叔父都是修理汽车的,我也一天到晚跟着学习,对内燃机还是很熟悉的。”拥有同龄人无法具备的发动机维护经验,再加上一口流利的英语,沙金玉顺利入职中国航空公司。

当时,北平解放在即,时常能听见隆隆炮声。很快,沙金玉离开北平,辗转前往青岛、台湾、广州等地,最后随机队来到了香港。

1949 年,香港启德机场,沙金玉正在卖力地为飞机安装防冰设备。在气候温暖的香港,为什么要安装防冰设备呢?沙金玉心中有一丝丝疑惑,但也没多想,只是认真地干着手里的活。“小沙,你是北方人吧?”领班工程师汪企远走了过来,

“如果能回北方,回到家里,你愿不愿意啊?”“当然愿意啊!”汪企远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好好干吧!”年少的沙金玉并不知道,那场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爆发在即,而这场载入史册的行动背后,正是无数个和他一样平凡而又伟大“两航”员工。

3

1949 年底,沙金玉复员天津,做飞机养护工作。1952 年,他成功转为空勤人员,成为一名空中机械员,随后多次往返新疆、天津。1964 年,沙金玉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中飞院的前身),和他一起飞来的还有 10 架伊尔-14。同年,沙金玉加入中国共产党。“咱们民航要大发展呀,就得多培养人。”当时的中国民航仍然采用前苏联式的五人制机组———正副驾驶、领航员、报务员、空中机械员,再加上学员,驾驶舱里挤得满满的。除了在地面保养飞机,在空中配合正副驾驶一起操纵飞机、培养飞行学员之外,沙金玉还要训练空中机械学员。“在中飞院工作的这么些年,一切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没出过事儿。”沙金玉欣慰地说道。在来中飞院之前,沙金玉曾遇到过两次非常危险的特情,所幸机组密切配合,最终转危为安。

“搞飞行训练,安全是第一位的。地面苦练、空中精飞!”飞行安全无小事,需要从业人员万分的谨慎和细心。有一次,沙金玉做绕机检查,突然发现机翼下的检查孔里伸出一小截草。职业的敏感性让他赶紧找来梯子爬上去查看。

“我打开一看,嘿!不得了!小鸟在里面筑巢了!这要是把钢索给缠住了,飞机操纵不了,就要出大事。”

4


1990 年,沙金玉正式退休回到天津家中,他心爱的伊尔 -14 飞机也正好和他同时退役。

如今,沙老已是儿孙满堂,家中 21 口人的大合照就挂在客厅中最显眼的位置。“他们经常来看我们,家里热热闹闹的。”

对中飞院,沙老仍然抱有很深的感情:

“学校办得好,我看着高兴!”翻看着学校的画册,看着中飞院的今昔变化,沙老的眼里满是欣慰。“飞行训练工作,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永远记住地面苦练、空中精飞。咱们的年轻人,平时就要用心学,紧急情况下才能正确反应。”

采访结束前,沙老拿出了一个大盒子,里面装着厚厚的一沓荣誉证书和一堆奖章。捧着证书的沙老,满脸的自豪与幸福。11 月的天津,阳光暖而不骄,秋风凉而不冽,老人爽朗的笑声飞出窗外,飞向他深爱的祖国蓝天。

5


今日之中国民航成就巨大,2018 年,旅客运输量6.1 亿人次,运输航空安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运输规模连续 14 年稳居世界第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航大国。

今日之中飞院成为业界翘楚,2018年,飞行训练量达37 万小时,飞行技术专业在校学生1万余人;开办专业36 个,覆盖全民航需求;训练飞机拥有量还将达400 余架,已成为全球飞行训练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全日制民航特色高校。

矫首看鸿鹄,两航起义的宝贵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飞院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为民航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杨德贵 唐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