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学一如既往地追求,总希望有所建树。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评,还是报告文学都有所涉猎,虽然没有太多的精品力作,但文学却陶冶着我的情操,营造了我的精神家园。
常常沉醉在字里行间,在文学的世界里默默耕耘,有时也会因一两个月不写一篇稿子而抑郁不乐。尤其是孤独岁月,对我而言是种更好的成长以及更深的沉淀,让我越发沉着沉静沉稳,更加懂得年龄和荣誉必须成正比,如果生活阅历和专业技能不够充足,一旦承载过多的荣誉和赞美,反而为其所累,并将用头顶的光环彻底燃尽那虚浮孱弱的生命。因为命运的安排,以及生活的选择,我远离故土,独自在鹤城生活了将近六年,从内心蛰伏的巨婴进化成勇敢果断的女汉子,无论身在何处,已不再孤独彷徨,即便有太多不如意,依旧选择守望文学的星空,并期待与星光共灿烂。
从象牙塔走入社会,眼界和心胸渐渐开阔,忘却周遭的不顺和烦恼,忽略时光的流逝与自身的存在,并将个人的小悲小喜弃之身外。
生活本就是个冗长繁琐的过程,当面临激烈的竞争而压抑难安,当遭遇难堪和误解而痛苦难眠,当被生活洗掉原有的色彩,当被俗事磨掉美妙的时光,最需要的是有一颗宁静祥和的心,不因世间的荣辱得失而锱铢必较,不因外界的风声鹤唳而瑟瑟发抖。因为有文学梦与我伴行。
孤独会滋养文学创作的沃土,同样选择热爱文学,其实就是在远离烦恼,收藏阳光。文学带给我洒脱,文学教会我宽容,文学增长我智慧。当自己跳出腐朽陈旧的条框,会发现外面的天很蓝、云很白、山很高,无处不精彩。
青春时光似乎太过封闭冗长,犹记十多年前的那个冬天,书写心中的女主角贾萍钒。那个取名为《大智若愚》的故事孤独冷清,没有太多的柔情暖意,自以为握住了手上的那支笔就像拥有了全世界。其实一切皆是虚妄,人性需要圆润,人生需要美满。
写那个故事时,文字全部手写,两个月一气呵成。那个冬天,我废寝忘食,昼夜不休,手上长满了冻疮。
写到结尾时,我为那个悲凄又命中注定的结局而痛哭不已。母亲很不能理解:“还不是你把她写死了,有什么好哭的,编来编去,还不都是你编的,你给她安排个圆满结局,不就皆大欢喜,有什么好哭的?居然为了个虚构人物这么伤心!”我当时满脸泪痕地低喃:“除了我,谁会喜欢她?谁又能懂她?”
这句话,说得多么言不由衷,又多么无可奈何!其实我真正的内心是希望别人喜欢她的,一旦她得到认可,我就似乎拥有了全世界。她 在 我 心 中 始 终 保 持 着 至 高 无 上 的 地位,只因我对她付出了所有的感情和精力,她并非是我笔下最完美的人物,亦不是我最出色的作品,但我对她的执着,是我在今后纵使写出再好的作品亦无法替代的。
就像一件旧衣,洗过晒过,没有任何新颖鲜亮惊艳之处,所有人都觉得可以随手丢弃,然后不屑一顾,可我依旧觉得她让我恋恋不忘,铭记在心。
即 便 好 几 年 不 愿 写 文 , 但 爱 的 初 衷 不变,只因大爱无声,舍弃亦是爱,静默是姿态。
我 过 往 所 有 的 零 散 作 品 都 是 内 心 的 投影,更是灵魂深处的暗示,主角配角从来不是凭空捏造,或多或少都带有旁人的影子。
很多年不再写长篇故事,除了自卑和力不从心外,还因内心蛰伏了一只猛兽。我一直在安抚它驯服它压制它,让它乖巧听话,尽量融入人间烟火。我从未想过释放它,让它逃出桎梏,而是残忍地磨平它所有锋利狰狞的爪牙。
我一直都认为女子不需要太聪明,因为慧极必伤;也不需要太痴情,因为情深不寿;更不需要太漂亮,因为红颜薄命。只需在这个竞争激烈,淘汰残酷的社会理性而又勇敢地生活着。
写《大智若愚》时,尽管主角贾萍钒沉默是金,内心有太多的不甘和呐喊,可我依旧让她消逝在山上,从此了无痕迹。
纵观全篇,贾萍钒无论是容貌还是性格都不出彩,还不及配角们光鲜亮眼,可我依旧为她大肆着墨,只因她宽容似海,大气从容,面对父母的抛弃、同学的挑衅、老师的轻视,她从不怨天咒地,更不愤世嫉俗。即便总被人当作打扫厕所的义工使唤,却不予计较,勤劳依旧。她总被人戏称为癞蛤蟆,也不过自我调侃,一笑了之;当她面临失学的窘境,当她打工时备受刁难排挤,当她遭遇至亲去世的重击,当她求学深造再创梦想时,命运再次开起恶意的玩笑,这个勤劳朴素,坚强勇敢的姑娘依旧乐观面对坎坷的人生。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爱贾萍钒这个人物,爱得深沉无悔,纵使所有人都不喜欢这个相貌寡淡无味、性格木讷呆板的女孩,我还是始终觉得她是最美的。
贾萍钒代表的不仅是个创作出的人物,更是包含了我的文学梦,从十几岁到而立之年,此梦从未消逝,文学于我而言是灵魂的皈依与陪伴,一路同行,鞭策我进步,呵护我成长。所以常年与文字相伴的人不应该觉得孤单,因为上帝已赐予最大的灵感和禀赋,并温暖每一个角落,抚慰所有的落寞。
在鹤城独自生活的那些年,对我是种锤炼磨砺,也是种成长沉淀,让我更懂得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不要活在真空里,天上太远,云层太高,活在人间正好。最好的文字不是天马行空,而是融入生活,接近地气,在外走动的时间和频率不断猛增,所到之景、所见之人皆为我更好的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文学创作方面谈不上锲而不舍,顶多只能算是个附庸风雅的登山客,但始终慢慢爬行,渐渐进步。
虽然月亮拥抱不了太阳,但人却可以为梦想插上翅膀,回首往昔,让内心油然而生的是坦荡和大气,能正视那些无所作为的宅居自闭时光,更能为心灵挖掘出另一条生路,在反省自持中寻求净化皈依。
岁月荏苒,白驹过隙,我选择在文字峰谷中寂静跋涉,只因无问西东,我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