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即将来临,我逐渐变得忙碌。整理好笔记,合上高数课本,我盯着有些杂乱的书桌思考。昨天复习化学和高数,前天完成实验报告和英语读写,大前天呢……这像一个循环。
或许是因为母亲一直注重培养我的读书习惯,步入大学,即便选择理科专业,我热爱读书的习惯也从未改变。突然想起曾有位学姐问我是否有阅读习惯,我骄傲满满地答:“有啊,我昨天就看了。”可是,将时间拉回现在,距离自己上一次看书已过去许久。我轻轻叹口气,又把视线移回作业。
“还剩最后一点了,写完就去复习吧。”但我的手已伸向书架上那本《莫泊桑短篇小说集》。“就看一会儿!就一会儿!”“嗨呀,多看一会儿问题也不是很大啦。”心中两个小人在激烈争吵,最终我宣布后者取得胜利。
认真地翻开书,找到上次存放书签的位置,我毫不犹豫地“扎”进去。从《羊脂球》到《疯女人》,再到《遗嘱》,时间一点点悄悄溜走,我越来越投入,恨不得跳起来抓住伯爵夫妇的头发,义正辞严地问他们:“你们还是人吗!你们这样做是对的吗?”恨不得钻进书里抱住那个可爱又纯粹的姑娘,给她带去热乎乎的红酒和香肠;恨不得冲过去狠狠地给布纳瓦尔先生的亲生父亲一脚,踢到他明白自己应该向那从未被好好尊重过的妻子道歉为止。每当这时,我的思绪便无限延伸,我看到羊脂球会想到盖茨比,想到“他们全都腐朽软弱,他们全加起来也比不上你一个”;我看到那位下令把疯女人抬到雪地中去的德国军官,会想起那个死死盯着小婴儿三天直到他饿死的士兵;我看到布纳瓦尔女士的遗嘱,会想到前不久被前夫杀害的拉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我看到潮水退回岸上,“人类永远也建不成巴别塔,但他们却可以将自己垒上去。”思绪逐渐平复,我慢慢合上书,闭上眼睛,去感受那场文字中的风暴。
读书,于我而言是一种乐趣、一种止渴,也可以算作一种忙里偷闲。“无论什么都好,还是继续向前冲吧!”睁开双眼,我抬手把书放回原处,感觉神清气爽,开始计划下一次偷闲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