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这么多年真的是让我又爱又恨。爱是因为数学的确给我带来了成绩上的提高,恨是因为数学在让我取得好成绩的同时给了我要保持下去的压力,让我被寄予太多期望,不时就会让我感到无力。
上小学的时候,我其他两门成绩并不好,整体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但在有一次我数学考满分的考试后,班主任(也是数学老师)在发卷子的时候看到我的卷子非常惊喜地说:“原来这里还有一颗金子呐!”这种被夸奖的喜悦让我至今都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受此影响很大,加之小学数学也简单,我小学成绩最后还挺好。
上了初中,我有幸遇到了一个非常鼓励学生的数学老师,记得有次我去了她办公室交作业,她跟我说她觉得我和另外一个女生是班里最聪明的女生。听着这种话我自然对自己数学更加有信心了。心态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我心里想着我有本事可以学好数学,之后真的学得很好。不过后来在高中被组织回去看望初中的老师,我听到了她对一个女生说了和当初对我说的一样的话,我才知道话原来不是只对我一个人说的,说也只是为了鼓励我而已。当时我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聪明觉得挺悲伤的,后来想想还是很感谢那位老师,没有她给予我的自信,我数学应该学不到这么好。
中考发挥失常,不仅没考到市里高中,在县城的高中上高一也被分到了普通班,与我初中的特色班生活相比,心里不免有些落差。但高二会根据高一成绩重新分班,所以我高一变得非常积极,竞选成功了数学课代表,与数学老师的接触非常多,有疑惑可以非常方便去问。最后高一一年下来我的数学成绩可以称得上辉煌了,综合四次大考年级排第三,将我三门总成绩直接拉了上去,成功进了特色班。高二是有点自负,上课也不怎么认真听讲,但数学一直保持很好。一直到高二结束,可以说这十一年数学一直是在我掌控中的,没遇到过什么滑铁卢。
可到了高三,虽然没学新知识了,但难度增加,我们学校特色就是题海战术,整个一年不断刷高考题型。渐渐的我变得力不从心,往往最后一两题我不再能写出来,也因为神经一直紧绷的问题,前面的简单题目也经常出计算错误,成绩不断下滑,班主任找过我很多次,从一开始的疑惑和相信我可以到后来的失望。我还记得他皱着眉头看着我说:“你数学基础是很好的,这现在变成这样了?”经常出简单计算错误,数学老师看着我的答题纸曾问我:“你是不是小学数学没学好?”对此,我感觉到了无比的压力,我拼命刷题希望可以提高,但我就是再回不到之前的高度。所以到后来我也放弃了冲刺后面的大题,重视前面小题,写一遍检查一遍,凭借我之前积累的基础,每次遇到简单的考试,我总是考得好,我同学还打趣地说:“是不是只要试卷简单你就考得好?”我听的心情复杂。在高考考场上,由于非常紧张,每道题我要检查两三遍才作罢,本也没指望写后面大题,可没想到附加的最后一大题是我练过两遍的题型,最后却因为时间不够错失了。现在再遗憾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我相信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或许上天就安排了我到南审的金融数学专业。
回顾这么多年的数学学习经历,让我确定了一件事:虽然对学数学我不够聪明,但我真的很喜欢数学,我愿意付出我的努力去学习数学,我相信我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