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审计大学 - 《南京审计大学报》

群贤齐聚南审 共话高校思政 共叙传播创新

2019-12-30     浏览(62)     (0)





“时光流转雁飞边,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转眼年末,21世纪第一个20年也即将过去。

2019年12月21日,有一群人相聚在南京审计大学,共话高校思政,共叙传播创新。

“守正创新·智媒互联”,12月18日,由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的2019融合传播峰会暨南京网友节成功举办。

为探讨新媒体如何结合高校特色打造网络文化品牌,把新闻宣传、思想教育、文化建设融为一体,用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建设别具一格特色育人体系,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2019融合传播峰会之高校分会暨“高校思政与新媒体传播创新”高峰论坛于12月21日在南京审计大学举办。

此次高峰论坛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指导,中共南京市委网信办、南京发布工作室支持,南京审计大学主办,得到新华网、中国青年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南京日报等媒体支持,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24所在宁高校15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

论坛开幕式由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方晖主持。

江苏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王伟致辞。

“南审新媒体建设和思政工作很有特色,今天我们相聚在此,就创新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供给与输送路径,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进行沟通探讨,必然会激发出很多新想法、新思路、新做法。”

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张晓东致辞。

“高校新媒体工作者要坚守思政担当,创作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大学生需求的作品,不断扩展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价值观念、思想认知、社会关系,实现最佳育人效果。”

校党委副书记张建红致辞。

“高校思政工作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切实加强党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努力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媒体传播为纽带,积极打造网络思政的‘同心圆’和铸魂育人的‘新生态’。”

为进一步联合在宁高校新媒体,面向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争做优秀网民,中共南京市委网信办以高峰论坛为契机,聘任中国青年报江苏记者站站长李润文、新华网江苏频道总编辑彭亚平、交汇点云媒总编辑任松筠、南京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谢臻等十位新闻传播界专家学者组建在宁高校新媒体工作专家顾问团,现场举行了聘任仪式。

新浪江苏总编辑冯晓婷作为专家顾问代表发言。

“我们生活在媒体变革的时代,如何在纷繁芜杂的信息爆炸背景下,精心策划主题,找到适合的传播渠道,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用高质量、正能量作品影响受众,是我们新媒体工作者要深刻思考的命题。”

开幕式上,南京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潘涛介绍2020南京网络传播和新媒体建设工作建议和规划。

据了解,2020年将由中共南京市委网信办牵头,南京发布工作室主导,邀请驻宁高校新媒体、媒体新媒体及社会新媒体,成立南京高校新媒体视觉联盟。联盟将举办三个大型赛事:南京最大的高校摄影大赛、南京高校海报创意大赛和南京高校短视频大赛,将邀请南京最好的短视频团队、摄影团队、新媒体专家成立顾问团,联动在宁高校生产传播更多更好的新媒体产品。

论坛精彩纷呈,来自教育厅、新闻界、学术界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师生相聚一起,就高校思政与新媒体传播创新进行沟通交流,碰撞出许多新思路、新想法。

南京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刘斌作“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对策建议”主题报告。

光明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郑晋鸣作“手捧滚烫故事,传递楷模精神”主题报告。他向与会者分享了自己采访守岛英雄王继才的经历,告诉大家如何做好一个记者,写好一篇报道,如何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诠释楷模精神。

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祁林作“政务新媒体与危机管理心态”主题报告。他从双重话语空间的互动模式、现代危机管理的公关理念、危+机的辩证法、建立正确危机公关认知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政务新媒体面临的挑战,如何应对和做好危机管理。

“新媒体建设经验”主题发言环节,南京发布工作室主编蒋琰分享“政务新媒体建设经验”。

硬腿子旗下短视频MCN机构合伙人张晓分享“教你如何成为抖音达人”。

“高校思政与传播创新”主题发言环节,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主任孙其华分享“如何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新闻宣传”。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侯勇分享“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

“网络育人与舆情处置”主题发言环节,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丰分享“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舆情处置与应对”。

我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强飙分享“全媒体时代网络育人与高校新媒体实现路径”,并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

高峰论坛期间,24所在宁高校从事新媒体相关工作的师生也就如何做好高校思政和新媒体传播创新进行了现场交流。(新闻中心文蓝莓工作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