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电科大报》

“双一流”建设

破五唯,立四翼,积极开创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新局面

——记2020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作者:■ 通讯员 黄军荣 熊奇    
2020-12-05     浏览(207)     (0)

2020年12月2日,学校召开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委员会,审议了本年度职称评审结果。2020年度共有207人通过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3人转评同等级不同系列。本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破五唯”和“立四翼”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亮点工作。

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强化人才培养使命

在人才评价制度上,学校加大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权重,注重在“三全育人”、“四有”好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成效,鼓励老师潜心育人、甘为人梯。

本年度申报新增的专职教学系列并晋升正高级讲师的王新怀老师,以学生为本积极投身于教学事业,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讲课竞赛二等奖以上4项,获全国实验案例竞赛全国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四次获得校级优质教学质量奖一等奖。主持和参与教育部、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共3项。注重培育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竞赛,获全国金奖1项,Intel杯1项,全国电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7项,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在疫情期间,结合线上平台建立 “远程模电真实硬件实验系统与监控系统”,主动将TI机器人、实验工具箱快递给学生,保障学生们的远程实验课程不停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

实施代表性业绩评审,鼓励特色发展

学校同时还修订了同行专家评议办法,积极推行代表作评审制度,代表作不再限于论文,还包括著作、教材、获奖、项目、咨政等成果,原则上每类不超过5项,并在申报表格中增加留白,可由个人描述其他亮点性工作(如科技成果转化、扶贫、疫情防控等),每个代表性业绩需阐述个人贡献、取得的重大突破、成果的影响力、社会价值等,综合考量教师代表性业绩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成果的影响力社会价值,克服“重数量、轻质量”倾向,凸显人才评价正向作用。

完善分类评价体系建设,实现人尽其才

针对不同岗位类型和不同学科类型,设立与岗位、学科相适应的评价指标,进一步细化了分类评价标准。增加专职教学系列、思政课教师系列、高教管理系列、辅导员系列。将科研类细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应用研究型偏向工程技术,注重项目、成果转化。在一般教师系列里面,细化了理工类、人文社科类。为不同类型特点教师发展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多种渠道。

在专职科研岗位上的高大化老师,2018年聘为副教授,2020年聘为教授,打破了任职年限要求。高大化老师近年来围绕“超限感知”主题深耕多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国家部委千万级基础加强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10余项项目,参与“863”计划等纵向课题近10项,科研能力较为突出。同时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积极参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教材建设工作中,参与新体制成像与目标跟踪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先后指导学生多次获得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奖励。

开辟职称晋升绿色通道,突出能力贡献

为进一步破除“五唯”顽疾,鼓励在某一方面能力出众的教师发挥特长、为教学科研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学校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在特殊领域取得突出成绩、某一方面成果特别突出的人员,可采取一人一议的方式,经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委员会审定,直接授予高级职称。

电子工程学院的高永婵老师通过“一人一议”方式晋升了教授职称。高永婵老师2018、2019年连续两年获学校师德师风考核优秀,并曾获得本科招生宣传个人二等奖。2019年先后入选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中国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该计划每年全国只有不超过10人入选。高永婵老师的入选尚属陕西省内首次,同时也是全国电子通信领域首次入选该计划的高校教师,较大提高了学校声誉。积极扶持有突出能力的青年教师,注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的“破”“立”结合,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之路。

2020年度我校修订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聚焦一流建设,围绕“放管服”和破“五唯”,完善分类评价方式,健全考核评价制度,打造师德师风、人才培养、代表性业绩、公共服务“四翼”,以实绩贡献为驱动,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分类评价方式,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职称评审工作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