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井冈山大学 - 《井冈山大学报》

上好党课应切实做到“三味”“四有”“五不”马于强

2020-11-30     浏览(198)     (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强调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其中上好一堂高质量的党课至关重要。党课是宣传党的纲领、传达上级精神、开展党员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因党课的学员特定,如何让大家坐得住、听得进、有收获,这是授课者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上好一堂党课,除了需要授课者用心备课、用情讲课外,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三味”“四有”“五不”,这样才能让党课生动起来,有效提升党课的教学质量,使学员受到教益。

三味:党课要突出“党味”“鲜味”“实味”

党课要突出“党味”,增强政治性。党课姓“党”,必须围绕“党”字立意,突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宣传教育,党课只有有了“党味”,才值得“回味”。首先,内容呈现者自身要讲政治。作为党课的授课者,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作为言行标尺,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其次,教学内容要体现政治性。党课是对学员开展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式。这是党课的功能定位,也就是要明确党课给谁讲、讲什么、为什么讲的问题。授课者要借助和运用党课这种载体和方式,宣传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团结、教育、凝聚党员群众,不断扩大和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把支持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

党课要突出“鲜味”,增强时代性。时代性是新形势下对党课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党课时代感、生动性的必然要求。因此,党课要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讲好“紧跟时代的新话”,目前重点是要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讲好伟大抗疫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紧紧围绕党课主题,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从字体设计、图片精选到画面配音等,综合运用声音、色彩、漫画技术,把广播、影视、音乐、绘画、书法、诗词艺术乃至广告艺术等有机融合于党课多媒体制作之中,通过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艺术加工,提高党课的科技含量、文化底蕴和艺术品位,全方位地展示党课的艺术魅力,使学员在党课教育中有身临其境之感,体验生活的真善美,从而引人入胜、征服人心。

党课要突出“实味”,增强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核心所在,也是党课教学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党课在“上接天线”的同时,更要“下接地气”,贴近实际。要真正把党的理论、党章党规要求和业务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做到更生动、更鲜活、更接地气。要联系师生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讲党课,尤其是在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广大师生的思想状态如何,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是什么,要充分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和困难所需。这些问题摸得越清楚,党课才能讲得更有针对性、更有真情实意,才能增强党课的感染力、凝聚力,使学员真正形成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从而激发师生上下一心、同频共振、凝心聚力、拼搏任务的精气神。

四有:党课要做到“有趣”“有情”“有理”“有用”

党课要有趣。只有有趣,学员才爱听;听进去了才能渗进去,一些重要的知识、理念、思想才能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学员的心田,入脑入心。当然,党课趣味化要把握好分寸。有趣只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不能把手段当作目的;趣味化不能低级化、娱乐化、庸俗化。党课趣味化,主要是抓住备课这个环节,在材料的选取上下功夫。一是要做好PPT,在PPT中尽量多用图片,文字不宜太多;二是要适当使用视频素材,视频有声有色、绘声绘色,才能生动形象,传播效果才好;三是适当选择一些幽默的、让人轻松愉悦的图片、录音、视频等。

党课要有情。只有有情,才能打动学员的心。讲党课时,在讲的过程中、表达的过程中授课人要全身心地投入,充满感情,使讲课富有感染力。一是要用好有声的语言,做好充分的讲课准备,对讲课的内容烂熟于心,能够脱稿讲,用自己的话讲,用口语讲,声音要抑扬顿挫有变化;不能照本宣科、低着头念内容,语调、语速毫无变化;不能把讲课变成让人昏昏欲睡的“念课”;二是要用好无声的语言,授课者体态语言的运用要做到 “形神自如”“意者到位”“口语”“体语”交替使用,相互弥补,调动教学信息资源的组合与传达,促使学员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心理活动,有助于提高党课教学效果;三是要和学员互动,有眼神交流,让学员感受到授课人对他的重视和关注。此外,授课人还要扫视整个课堂,随时观察学员的状态和反映,并对讲课的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

党课要有理。只有有理,才能使学员信服、受教。这个“理”是道理,是理论,而且是正确的道理、科学的理论。使党课有理,要抓好三个环节的工作。一是备课环节要认真细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思熟虑,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二是审核环节要严格到位,党组织对讲课内容要严格把关,确保所讲内容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章党规的要求,不能有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内容;三是讲课环节要以讲义为依据,以备课方案为依据,不能信马由缰、想到哪儿讲到哪儿。要保持审慎的态度,不能信口开河、随意发挥。

党课要有用。只有有用,才能使学员提高认识,指导实践。讲党课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防止空对空,使学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实实在在的提高。比如,在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就要告诉青年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应明确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建设者,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同时还要练就过硬本领,关键时刻立得起、顶得住。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踏实完成学业,培养好扎实技能,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在迈出爱国行动的第一步。再如讲授伟大抗疫精神时,就要教育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他们进一步领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引导他们坚持祖国至上、人民至上,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弘扬无私奉献、尊重科学等时代精神,努力做忠诚的爱国者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引导他们自觉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在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青春华章。

五不:党课要提倡不“求大”、不“拘泥”、不“悬空”、不“打折”、不“生硬”

选题不“求大”。讲党课必须主题鲜明、有的放矢,集中笔墨、工笔细描,把查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讲党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课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师生,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把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找准了,原因弄明白了,解决的对策措施想好了,党课才能对症下药、祛除病灶,引起共鸣、收到实效。这就要求授课人在讲课前要深入基层、深入师生,把问题摸准、找对、理清。只有找准了党课的切入点,才能一语中的、一针见血,从而将中心任务和业务知识融入党课教育之中,使理论性的东西变难为易、深入浅出,使得学员听得明白、受到启发。

形式不“拘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员需求的变化,党课必须与时俱进,广泛推行“微党课”“互联网+”或者体验课,并以讲故事、主题讨论、座谈访问等方式,运用新媒体把党课内容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实现由封闭讲授式向开放实践式的转变,探索运用研究讨论式、现场体验式等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要改变由授课者唱“独角戏”的做法,让学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共同研究、讨论问题;要改变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让学员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带到社会实践中去消化巩固,用书本知识去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疑难问题,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这样才能帮助学员切实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内容不“悬空”。贺龙给党员干部上关于密切党群关系的党课时,没有讲稿,用“一碗小米”“一双布鞋”和 “一个盛着一条小鱼的水碗”,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惟妙惟肖地展示出来,使大家受到了一次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教育。因此,讲党课绝不能走过场、走形式,不能只讲大道理、提要求,而要沾泥土、有温度,增强贴近性、现实感。既要把中央精神、大政方针、党的知识吃透,又要把基层党员干部、师生的思想、工作、作风状况查实,了解他们想什么、盼什么,要想清楚讲什么、怎么讲,不说废话、不说大话、不说空话,上要接天线、下要接地气,这样的党课才会务实管用。

效果不“打折”。授课前,要有讲党课的预期效果,这堂党课我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大家会不会接受,接受什么,接受多少,授课者必须想一想,以便适时调整备课计划。授课中,要观察学员的表情变化,是在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是心不在焉、不感兴趣;是在积极与老师互动,还是思想上漠不关心。授课后,要通过面对面、微信留言等方式收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党课内容和形式作评价,必要时可作书面问卷测评,掌握课堂的接纳反馈,通过与学员的有效互动、探讨总结,形成课程和教学互补的良好机制,找到努力改进的方向,从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党课教育质量。

语言不“生硬”。 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学员的满意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授课者语言表达的基本功。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丰富的,而可用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授课者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根据不同的学员以不同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最多的教学内容,做到语言规范、表达精练。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就要求红军宣传员要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话,比如把“废除聘金聘礼,反对买卖婚姻”改为“讨老婆不要钱”,把“反对虐待儿童”改为“不准大人打小孩”,把“废除债务”改为“借了土豪的钱不要还”等,这样一来,群众一听就明白了。这充分说明,一堂高质量的精品党课,要加强语言的修炼,只有不断努力、总结提高,才能说出学员爱听的话,打动人心的话。

一堂好的党课就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与洗礼。对此,授课者要把上好党课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克服只是完成任务、搞形式、走过场的错误认识,沉下心来思考,认认真真备课,融理论、实践、经历、体会、情感于课件中,讲大家能够听得懂的话、便于记忆的话、容易理解的话、催人奋进的话,切实增强党课的吸引力,起到应有的作用,成为鼓舞和激励人们不断攻坚克难、发愤图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