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北石油报社 - 华北石油报

选择与习惯

——第三只眼里的路径依赖法则 (上)

2020-11-25     浏览(113)     (0)



  路径依赖法则,又译为路径依赖性。这一法则是指在人类社会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中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都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就是说,人们一旦做出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地自我强化,并让人无法轻易走出。
  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人是道格拉斯 · 诺斯。
  为什么所有国家并没有走同样的发展道路?为什么有的国家长期不发达,总是走不出经济落后、制度低效的怪圈?道格拉斯 · 诺斯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这一切。
  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非他莫属。然而,仅看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这个法则在实践中又提出了一个
新的重大命题:到底是选择重要,还是习惯重要?
  甲方说:选择重要。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人的一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不断的选择构成的。成功的实践,必有成功的选择。
  乙方说:习惯更重要。因为所有的选择都必须建立在习惯的基础上,脱离这一点,选择就是空谈。而有好的习惯,才会有好的命运。
  甲方又说:选择可以改变习惯。乙方立刻反驳:习惯决定选择。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似乎又绕到了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上了。
  问题似乎无解。但路径依赖法则,给了我们一个新视角:选择是路径,习惯是依赖。没有路径就没有依赖,没有依赖也同样没有路径。
  孰轻孰重,取决于自己的态度。有人将五只猴子放在一个笼子里,并在
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枪教训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动手为止。
  然后,用一只新猴子替换出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新来的猴子不知这里的“规矩”,竟又伸出手去拿香蕉,结果触怒了笼子里原有的四只猴子。于是,它们代替试验人员执行惩罚任务,把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规矩”才肯罢手。
  试验人员如此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最后将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枪惩戒的猴子们全部换出来,笼子里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去碰香蕉。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选择很重要,一猴犯规,群猴“株连”;但习惯更重要,即便后来试验人员和高压水枪都不再介入,“不许拿香蕉”的习惯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