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昌工程学院 - 《南昌工程学院报》

研发路上的坚守者

——记我校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邹泽平同学

作者:黄传燕林雨欣    
2020-11-15     浏览(356)     (0)


下课铃声响起,邹泽平逆着人流赶往机电楼,他走进悬挂着醒目红色横幅的大门,拐进一个入口,通过一段露天走廊到了机械创新基地。他熟练地坐到实验台前,拿起昨晚完成了一半的机械模型拼装了起来。

邹泽平,中共党员,来自机械与电气学院 17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2 班。他所处的机械创新基地,是我校机械与电气学院依托江西省精密驱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平台。基地对学生采取自组织、自提高、自学习式的管理方式,今年已经是邹泽平在基地的第三年,他对于基地的“三自”化管理理念有着很深刻的体会。

从大二上学期开始,邹泽平一直跟随学长参与各类机械项目。在相处的过程中,邹泽平认真听取学长对于学业规划的意见,不断充实自我。邹泽平早在大一时就自主学习了 solidwors 等软件,为日后在机械类比赛中运用三维建模打下了基础。由于学习的时间长、运用的机会多,他对于三维建模的技能掌握得比较全面,这对于他在“节能减排”和“挑战杯”两个大赛中取得优秀名次帮助很大。如今,他成为基地的学生负责人,带领的团队也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慧鱼组一等奖。

邹泽平参赛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先是遭遇疫情比赛不能顺利进行,再是他在疫情期间突发病痛卧病在床,多重的打击让邹泽平的参赛之路变得更加地艰难。

今年六月份,邹泽平与组员们在家里加班加点地准备材料。他接到了组员潘家伟发来的文件后,发现和自己预想的效果有些出入,在了解到潘家伟最近白天在兼职,晚上是“挤”出休息时间和他一起准备材料后,邹泽平便开始自己修改材料。他改到一半时,电脑突然不能运行,当 时 已 经 是 凌 晨 两 点钟。他匆匆穿了件衣服,找到了一家网吧重新把文档修改了一遍,直到凌晨四点才结束所有的工作。潘家伟说:“他就是这样的人,自己会将事情默默地完成好,他负责任的态度让我敬佩。”

8月1号,距离提交材料还有不到10天时间,邹泽平发现现有的材料存还在巨大缺陷,于是,他决定修改完善,因为事发突然,他只能调配自己的时间,不断压缩睡眠时间。

如今,邹泽平临近毕业,实习工作和毕业设计让他应接不暇,但他还是十分关心基地的发展和传承。

“你们来到这里,总得学点东西再走。”这是邹泽平常对基地组员说得最多的话。机械创新基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大的人员变动,大四学生面临着考研、工作的压力,基地的事物只能依靠大三的学生处理。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大三的学生对于基地的工作还不够熟悉。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邹泽平顶住压力,带领其他成员,做好基地的日常实验工作。

“他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没事就爱往基地跑,专业成绩也在班里排名靠前。”邹泽平的班长况威权评价道。邹泽平不仅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对队员的期望也很高,在让队员独立带队参赛之前,他都会要求队员先把专业书籍《机械原理》、《机械基础》都找出来研究透彻。

如今,邹泽平选择进入一家卫浴公司的研发岗位工作。他说:“研发是我最热爱的事,是我一直要坚持走下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