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鲁东大学 - 《鲁东大学校报》

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 培养时代新人

作者:金鑫    
2020-11-12     浏览(187)     (0)

开展廉洁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要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来充分理解和认识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将廉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廉洁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党章明确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思想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廉洁教育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延伸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都发挥着基础性和前瞻性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成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任务的治本之策。大学生的廉洁素养直接关系到能否拥有正确、积极、健康的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关系到能否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乃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再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总书记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提出的战略任务。而扎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廉洁意识、掌握廉洁技能、培养廉洁能力,成为具有廉洁价值观的时代新人,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就是要以廉洁文化教化人,培育和践行廉洁价值观,这也正是一种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价值引领过程。

高校要把廉洁教育融入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对照新时代需求,丰富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内容,建立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体系。既要有国家廉洁思想、廉洁内容、廉洁榜样和廉政实践建设,又要有学校师生廉洁修身、廉洁持家、廉洁从业、廉洁学习内容;既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廉政讲座报告、校报学报、党课团课、广播网络、社会实践等作为主渠道,又要挖掘校园文化、校风学风、师德师风等廉洁教育内容。要丰富教育手段,根据大学生个体需求及成长规律,注重其个性化廉洁素养和爱岗敬业观的培养,实施精准教育和个别引导。例如,一对一廉洁教育谈心谈话、对考试作弊或学术造假等违规违纪行为警示教育等。积极拓宽教育载体,创新教育形式,探索多元化、多维度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格局。注重教育形式载体多样化,提升“互联网+”廉洁教育的时空感,形成廉洁课堂、廉洁活动、廉洁社团、廉洁网站、廉洁公众号等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廉洁教育体系;注重提升廉洁教育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既坚持运用传统的方式和方法,又注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注重增强廉洁教育的互动性,改变传统的以“灌输”为主要教育方式的途径,建立重视大学生品德自我塑造、自我成长的双向互动型大学生廉洁教育途径,倡导师生全程参与,以此引领师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将廉洁意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因此,开展大学生的廉洁教育,要着力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启发、引导大学生自觉廉洁修身,自觉认识、抵御和反对腐败现象的影响,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磨砺坚强的意志,保持健康的心理。在当今市场经济快速、多样、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要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坚持廉洁自律,更要在思想上、行为上管住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认得清方向,分得清是非,做得正当,行得稳健。